“强迫症”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常见的像是反复洗手、多次确认是否锁门等。
你有这样的行为吗?
我和小伙伴们拆书《走出强迫症》。提前发布了拆页,请大家预习后,普遍的反馈是:“我之前觉得自己有强迫症,阅读之后发现,我只是有那个习惯,还没有到强迫症的程度。“
01 强迫症定义
那么,什么是强迫症呢?
强迫症总是被定义为一些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一些想法、脑海中的一些画面,以及非自主且令人困扰的一些冲动,这些冲动会导致不适的情绪状态,这种不适被美国人称为不安( discomfort ),能够偶尔促使强迫行为发生。
·强迫行为是一些精神上或行动上的自主行为,但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特点,即做出这些行为是为了自我感觉更好一些,为了缓解不适或者是为了避免一个灾难。
说回强迫思维,强迫思维应是****非自愿****且令自己不快的。例如,当一位画作收藏家每天都花五个小时来思考他希望在下一次拍卖会上收入囊中的作品,这就不属于强迫症范畴的强迫思维。他是带着喜悦去预计,他本人与这一念想是一致的。
同样地,对于一个恋童癖患者来说,他整天都幻想着那个他要在放学时去强奸的小男孩,即使会被公众说为"性偏执狂",但这也不是强迫症意义下的强迫思维。
相反,若某人并非恋童癖患者,但却不停地被非自主的恋童画面萦绕,或有某类可怕的想法,如认为自己会在非情愿的情况下,出于某种冲动,做出恋童的行为,那么此人正在忍受强迫思维的折磨。
请注意,前段话中有2个关键词“非自愿”以及“令自己不快的”。非自愿,非自主的,即自己控制不住。很多强迫症患者本人自己也不想那样做,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或思维。
如何辨别是不是强迫症呢?
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些小癖好或小习惯,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患有强迫症。某些小癖好、某种用手拨弄头发的方式、某个一如既往的坐姿、某个咬食指的习惯,往往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与癖好或习惯不同,强迫仪式则是折磨的近义词。它具有一种侵略性的强迫特点。令人丧失自由,且往往影响到职业和个人生活,与癖好或习惯全无可比性。
如若你有疑问,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有换个做法的自由。
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强迫症,或者你身边有强迫症的朋友或家人的话,可以阅读这本书。
作者,弗兰克·拉马涅尔(Franck Lamagnère),是 法国强迫障碍领域知名专家、精神科医生,著有《走出强迫症》(Toc Ou Pas Toc?)、《怪癖、恐惧与执念》(Manies, peurs et idées fixes)等作品。他以丰富的医学著作与个人经验为依据,阐述了关于强迫障碍领域的诸多案例,并提供了诸多生动而又不失科学严谨性的治疗方向,特别是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强迫症所涉及的人群甚广,但我们对其所知甚少。本书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这种“普遍却隐秘”的病症。
基于30年治疗强迫症患者的经验,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病人走出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它,了解它,学着自我治疗,每一个饱受折磨的人都能迈向自由的生活。
02 两类强迫症患者
本书中将强迫症患者大致分成两类:
一类是:
绝大多数的强迫症患者都强烈批判自己那些强迫仪式的效用性:"我很清楚我这样做十分愚蠢,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对这类病人可以使用行为疗法,即预设了惯例化回应的情境疗法( EPR )。
另一类是:
一些病人对于强迫症的"意识微弱"或"领悟力很弱"。他们会试图去向你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有道理的。即使他们也认为自己夸张了一些,他们还是更宁愿努力说服你按他们的方式去做。**
这些病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行为疗法的。因而,首先,绝对有必要帮助他们去质疑他们的信念和思维系统。如果一位病人90%地确信通过握手他会感染上艾滋病,那么就难以促使他去握手。如果他坚信只要不锁上门,就会突然遭到人室盗窃,那么他是难以不去反复检查的。
强迫症患者的大脑中有个“强迫症软件”, 强迫症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障碍,我们需要识别并卸载 大脑中的“强迫症软件”。它的形成经过如下:
我们从基因上继承了一块适合强迫症生长的土壤。通过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其他一些经验,一些认知图式得以在这片土壤上扎下根来。这些我们已经谈到过的认知图式是一些各个种类的规则、或多或少有意识且非常刻板的公设,它们决定了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并导致了患者以一种片面的、特殊的方式去解读来自外界或来自自身的事件。这些强迫症的认知图式,及其导致的对信息抽象的、障碍的处理方式,便构成了我所谓的"强迫症软件"。这些活跃的图式通向我们称为"评价性"的自动思维。病人把这一"评价性"思维视作"事实",这是他处理信息后得到的结果。他把这一结果视为"正确又恰当"。
03 认知疗法
正如开篇小伙伴们所说的,大部分人或许多多少少有一点“强迫性”倾向,但没有达到“强迫症”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参照书中的具体操作来应用。
强迫症患者有大量的错误的评价性思维。对此,其中一个做法是先识别出这些评价性想法,然后探讨它的正当性。
书中以下面这一评价性思维为例:"如果我产生了亵津神明的念头,我将会被上帝惩罚。"
在拆书现场,有个小伙伴列举了自己的情形,并应用片段如下:
(背景)在我的精时力社群里,学习习惯是每天晨6:00讲早课,并且请小伙伴们在听完早课后写学习日志。
这位小伙伴是学霸,每天认真听课,认真写日志。她说:“如果上班前把日志写完了,这一天都神清气爽。如果上班前没写完日志,这一天工作都心不在焉,特别焦虑”。
甚至,她会这样评价自己:“我太笨了,所以日志写不出来,也找不到栗子……”
对此,应用上面的操作步骤,我们一起讨论了解决方案:
1)认知疗法:找到和自己的评价性想法相反的案例。比如我认为我写不完日志,想不到案例是因为自己理解力太差了,思维不够深刻,我可以去找到相反的事例:我已经写了1000字了,我也有自己的理解,我找了这节课的关键词等等。
2)做好时间规划,给未完成的日志安排一个时间。比如,午饭后空,那时候写。如果没空就下班后写……该工作的时候工作,不想日志,有空再写,这样工作和学习两不耽误,也不牵肠挂肚。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拆书可以让它走进你的生活。你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