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会轻松地快速读完,刚读到书的三分之一,就想弃读了。主要感受是里面的故事太吓人、有点压抑。很多当事人都是极聪明的,他们智商高又勤奋;有的仅仅是“精神障碍”,或者说他们的思维超前,对社会也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可是,普通人是容不下他们的。他们被看作疯子、神经病。
读完这本,接档读的是李玫瑾老师的《幽微的人性》,书里有句话印象深刻:精神病不可怕,神经病才可怕。李老师解释说神经病就是那种可能会随时拿把刀乱砍人的人,而精神病不是,他们往往是无害的。
读《天才,疯子》某个案例的时候,书中详细写了这位牛人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意版图,自己画有关天体的故事,制成小册子出售,用了一年时间,积累了固定的“粉丝”,又通过几种商业模式,挣了很大一笔钱。但是后来被诊断为神经病,关进了精神病院。
《十三邀》里许知远采访了一位老先生叫牟其中---一个曾经想发射火箭的企业家。他从外国进口冷冻机,转手卖出,挣得一个亿。我们每日刨食,只觉得花钱容易挣得难。牟先生在采访中非常自信地说:挣钱多容易啊,挣钱是最容易的事了。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牟先生曾经坐牢近20年。他的一些前卫的想法,到现在都不太被人接受。他们这些人,是在日常生活里无处安放自己的人,同被归为精神病。
但是,也必须承认。这本书里的很多案例是很极端的,他们限在自己给自己挖的泥沼里。武侠小说里有个词叫“走火入魔”,用来形容很贴切。生活中情绪出口需要时时打开,否则当情绪内化,就会像毒素一样累积,最终“全身中毒”。
相比之下,平常人是如此的普通。只有局限的思维,短视的眼光。虽然我们也会追求人生的意义,还是太狭隘了。不是他们不正常,是他们进化得比我们快,所以我们才不懂他们。天才和疯子的界限太模糊了。如果那些极端的当事人,能像爱因斯坦、爱迪生那样的科学家,有一份工作可以安放自己的“想象力”,这些人也许能为人类(大部分的普通人)谋利益,他们不至于活得这么痛苦。正是因为那些“疯子”们不切实际的想象力,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天才、佼佼者、人上人,没人想做个普通人。成年以后,大部分人才发现自己一直被生活蹂躏,开始接受作为普通人的命运。直到某个点,会发现一个人能把生活过得平静、好好经营、活得自在,才是真正的能力,很不普通。
谁是天才?谁是疯子?真是个难解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