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要想把自己口袋里的东西装进别人口袋里很容易,要想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却很难。”我们的课堂就是要让孩子的脑袋里学会知识,学会技能,体会情感,要想“装进去”确实很难!而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师生的融合,心的交流。倾听的重要性,倾听的技巧,发现的美好不是我“装”进去的,而是我先走进了他们的世界,带他们一起探索倾听的方法,来到倾听的世界,发现倾听的美好!
本次班会课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以前一提到公开,我就心里忐忑不安。自己也一直把这种忐忑归因为自己心里素质不好。本次公开课,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环节的的设计,肖校长跟踪指导,婷婷,俊颖和我团结合作。在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怎么问,学生会怎么答,肖校长都会对我们进行细致地指导。在环节的设计上,肖校长不停地追问我们“这个环节的立足点是什么?”在反复的追问下,我们以为的教学设计难点,被肖校长轻松的化解。观摩婷婷的第一次磨课,自己根据婷婷的上课情况,重新设计自己的语言,进行第二次磨课,磨课之后听取谢老师的意见,再次修改,目标明朗的情况下,自己每个子目标也更加清晰,所以在呈现过程中出现了教学事故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紧张忐忑的情况而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轻松转化。忐忑是对未知的恐惧,当自己目标明确,环节思路清晰的情况下,一旦走进课堂,满眼满心的学生将取代忐忑。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肖校长也带领我们真正地认识到了什么叫“以学生为主体”。从主题的确定,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自己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环节的活动设计要考虑到本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比如,一年级阶段心理发展阶段主要停留在具体的影响思维阶段,那么活动的设计必须营造具体的场景,亲身的体验,不能让学生去凭空想象。在每个环节的小目标的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情来预设答案,根据我们对孩子的了解,想到他会如何回答,要有问的艺术,在问问题时,语音语调上强调问题的关键词。同样一个问题,换几个字,问的效果就会不同。比如:本节课当中,在帮助“三个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倾听的方法时,起初问题设计为“倾听时,他在做什么?”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对倾听这个词语理解不深刻,虽然问题指向性很明确,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难度,后来改为“组长在说话时,他在做什么?”问题一下子明朗起来。
在课堂中,孩子们的回答如果是我们的预设答案,我们是否需要再提问一个或者几个孩子?再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又是什么?为了增加答案的类别,丰富内涵,还是让更多的孩子表达心声!回答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孩子?不能只是对孩子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让孩子和我们产生共鸣,所以更不能随便否定孩子。我们在预设了答案的情况下,还是会呈现不一样的答案,此时我们要作为一个倾听者,捕捉到学生回答与本节课的关链信息,在他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或者引导,从而让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在整个课堂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我们这节课的目标什么?每个环节的子目标是什么?每个问题的指向性是什么?既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在环节的把控中要想让做到调理清晰又要环环相扣,首先自己要深刻理解目标头脑中要建立清晰的逻辑顺序,比如本节课首先让孩子们从游戏当中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自己不认真倾听完成的危害,唤醒对倾听的重视再探索方法,运用倾听上升到倾听心声,顺序不能打乱!其次逻辑顺序建立之后,教师在完成每一个环节之后都要有画龙点睛的总结,自然推向下一个环节。不仅做到自己清晰,也让孩子们方向明确。
“讲课”这两个字都是言字旁,语言贯穿始终!首先,课堂中教师语言要精炼,要明确,这样孩子们才能捕捉到我们语言中的关键信息,我们才能产生心的沟通交流:在课堂当中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自己的目标,子目标来组织,切忌随意的问题,随意的解释,随意的评价。其次,语言要有情感,有感染力,要想感动孩子们,自己先要感动自己,自己用语言营造的情景,自己先要进去,这样孩子们才能跟你进去。
通过自己深度参与的这节班会课,自己也对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所有的理论,“用了才有用,没有用起来那就是无用!”自己在教学过程会不断地地学习,让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明方向,同时积极行动,化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