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康永说:不要小瞧一个沉默的人。
人群里,那个话越少的人,往往越厉害。
内向而不呆滞
寂静而有力量
东晋年间,太傅郗鉴去丞相王导家里选女婿。
当时王家子侄众多,大家听说是郗太傅来选女婿,纷纷铆足了劲表现自己。有的讨论诗文,有的盛装打扮,在大厅乌泱泱,乱作一团。只有东厢房一个青年,安静地在自己屋里躺着。
郗鉴眼前一亮,当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青年。郗鉴看人的眼光也确实独到。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书法家王羲之。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说:
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
越是浅水,流动起来越是喧哗;越是深潭,流动起来越安静。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永远不会炫耀,不会张扬。
林清玄曾说:
“自然界中白色的花几乎都很香,但颜色艳丽的花往往不怎么香。”
越是成竹在胸的人,越是低调,越是安静。他们内心自有一份沉静,不期盼外界的认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无论面对人生的何种境遇,他们都能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事多做,话少
是一个人的载福之道
早年,曾国藩在京城有个朋友迪安。迪安和曾国藩相交莫逆,俩人一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但是他和曾国藩不一样。
曾国藩总是喜欢议论和表现,不是议论朝局,就是议论皇帝;迪安却刚好相反,总是“一味含混,永不发露”。无论什么事情,一律不评价,不议论。
后来曾国藩妄议朝政,差点被处死,而迪安却始终可以悠然自得,安然无恙。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往往很容易栽跟头。
荀子说: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说话得当,是聪明的表现;沉默得当,也是聪明的表现。沉默不是愚笨,而是智者的骄傲。
适当的不辩,懂得沉默
人生才能活得自在而洒脱
北宋名相富弼早年善于辩论。朝堂之上,很多人都辩不过他。但是随着年纪渐长,他的心胸越发开阔,轻易不和人争论。
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当街拦住他,说:听说你擅长辩论,那么有人骂你该怎么办?
富弼一听,知道这人是来找茬,于是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那个秀才却不依不饶,在后面一直辱骂富弼浪得虚名,是个缩头乌龟。仆人看不下去,想要回头和他争论。
富弼却说:和这样的人争论,徒劳无益,还是不要浪费时间的好。
佛经有云:
不辩是非,得大自在。
人生就像水一样,越搅动越浑浊,停止搅动,才能重回清澈
。碰到烂人烂事,越纠缠,越难堪。
面对人生的是是非非,沉默不言,才是真正的成熟和格局。选择不辩,懂得沉默,人生才能活得自在而洒脱。
写在最后
《学言》里讲过这样一句话:
多言,浮也;谑言,淫也;辩言,愎也;巧言,佞也。
雄辩是银,沉默为金。
学着做一个沉默的人,学会在沉默中成长,这才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
The more I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 more I know about you.
不辩是非、得大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