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笔记

一、如何赢得用户,留住用户?

在大部分情况下(未形成垄断性壁垒时),产品功能/内容只能为产品带来用户,但没办法为你留住用户。留住用户需要靠良好的用户体验。

但是,对应的,用户体验并没有办法为你带来新用户,用户并不会因为你的导航栏有意思而专门来使用你的产品。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二、用户体验设计的重点

确保用户的所有体验不会发生在你的意料之外。

三、5要素

1.表现层:ui,控件样式

2.框架层:页面的布局

3.结构层:页面结构/功能结构

4.范围层:功能范围/内容范围

5.战略层:公司战略/产品目标/用户需求

每一层由它底下一层决定。如【范围层】是根据【战略层】而决定的。

就像走岔路口走到最后,在越底端的层级做出的决定,对结果的偏差程度影响越大。

四、设计过程的注意点

不要妄想着每一层的设计都建立在上一层的完成之后,周期会很长且难以调整。每一层的设计过程中,同时就应该开展下一层的考虑了。

五、内容需求的注意点

避免混淆内容的格式和目的。例如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oins,常见问题)、列表式、瀑布流等,其实都只是内容的一种格式,一种展示形式。当关注点聚焦在格式时,很容易会遗忘掉内容需求的目的。FAQ着重于提供“常见”问题的答案,瀑布流着重突出图片/视频内容,列表式着重突出文字内容......格式是基于目的做出的选择。

六、概念模型

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么样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即软件把某种特性转换为用户所熟悉的某个概念。比如【购物车】,模仿现实场景中的推车,把一件件选中的商品放进推车中,把不要的商品从推车中拿出来。因为选取了合适的概念模型,用户会非常容易就能理解软件的特性。

七、产品思维和技术思维的差异点

技术思维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少数情况(边缘情况),且都要尽可能地照顾到。需要把这些情况和正常情况一视同仁,不管这种情况代表的是一个客户还是一千个客户。

产品思维要区分出哪些是主要场景,哪些是边缘场景,针对不同重要性/优先级的场景要有不同的处理,将这两种类型的场景一视同仁是对大部分客户的不尊重。边缘情景应尽可能弱化。

八、实际应用建议

①了解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根本问题是什么?比如已经知道在主页的那个紫色的大按钮是个问题。那是按钮太大还是紫色不合适?(表现层)是这个按钮在这个页面上放置的地方不对?(框架层)这个按钮所代表的功能不是用户期待的?(结构层)

②了解解决方案会带来的后果。在你的产品中某个部分运作得非常好的导航设计,可能完全不符合结构层的另一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可以让自己建立比较全面的认知系统,而不是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获得一些琐碎的知识。书中的一些案例,以及章节与章节之...
    李啊蒙阅读 3,276评论 0 1
  • 4.框架层 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提供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通过它,用户能真正接触到那些“...
    李啊蒙阅读 2,187评论 0 1
  • 五个层次: 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 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 产品目标品牌识别成功标准:imp...
    MeganTheConquer阅读 1,365评论 0 1
  • 关于这书 用户体验要素(第二版)中,作者用了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描述了设计、技术、商业融合的趋势。这本不是一个技术的...
    积木同学阅读 1,852评论 0 1
  • 无论什么产品,用户体验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但是确非常重要。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网站”的产品用户体验。 作者把用户体验...
    马san儿阅读 1,7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