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季《奇葩说》播出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话题引发热议。
其中关于家庭、孩子、亲情、成长类的话题,格外让人印象深刻,不仅仅因为这类话题贴近生活,更因为在辩手们讲自己的心路历程时,你会觉得你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比如歇后语制造机冉高鸣,平常牙尖嘴利,怼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而当他说到从小缺乏父亲的陪伴与爱时,一度泪洒现场,甚至说出:“孩子很贵,我们不配!”
比如毒舌肖骁,言辞犀利,对什么都不屑一顾,当他讲述自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经历时,褪去了犀利外壳的他,让人格外心疼。
再比如灵魂段子手傅首尔,看似刚强,无所不能的她,每次说到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经历时,总是会哽咽不能言。在这些辩题里,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正因为我经历过这些,我知道它有多苦,所以我不愿意让我的孩子再去经历这些。”
这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充满了自信、坚强乐观的人,为什么在说到家庭、成长经历时,都会展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小孩在委屈、在哭泣。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这个内在小孩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他一直躲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在不经意的时刻,影响着我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或经历:
莫名地觉得抑郁、忧伤,甚至崩溃,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感情中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心口不一;
工作中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习惯性拖延;
人际交往中习惯讨好别人,不敢拒绝;
内心敏感脆弱,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评价;
……
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内在小孩在“作祟”,他正在向你呼求,渴求你的关注和爱护。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作者施琪嘉教授是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也是圈内公认的大师级心理咨询师。施琪嘉教授在研究创伤心理20多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心理治疗经验,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你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学会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活出强大、自信、内在安稳的自己。
看见:了解内在小孩
强调内在小孩,是因为他虽然不容易被发觉,但却对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现自己的内在小孩,就是发现真实的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拖延是因为懒惰,以为自己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不自律,以为自己不成功是因为没能力……事实上,这些可能是你的内在小孩地抗争,你忽视他的感受和需求,他就影响你的性格、婚姻、生活和工作。
关于这一点,从作家张爱玲的成长经历,可以窥见一二。
张爱玲的母亲是名门之女,因包办婚姻嫁给清朝遗少,婚后生活非常不幸。在张爱玲四岁时,母亲便远走欧洲,虽在八岁时重返身边,但因婚姻不幸,母亲非常嫌弃张爱玲,对她也十分冷漠,这给张爱玲留下了深深的心理创伤。
以致张爱玲对家庭、亲情彻底失望,后来竟与母亲彻底决裂。
1957年,61岁的母亲在伦敦住院时,给张爱玲去信:“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
张爱玲拒绝与其见最后一面。
张爱玲一生都受困于和母亲纠葛的关系中:终身未育,最终在异国他乡一个人离世,身边无人陪伴。和母亲的遭遇几乎一摸一样。
母亲去世多年后,张爱玲给朋友的书信中写到:我现在唯一想说话的人,是我母亲。
在《小团圆》里她说:“最终,你走的可能都是同一条路,而她一早知道。因为她是你的母亲,你们多少都一样。”
也许,最终,张爱玲看到了自己内在小孩,也在内心与自己的母亲和解了,但是这个发现和疗愈的过程如此漫长,以至于她错失了亲情,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路。
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是如此重要,因为只有看见了他,我们才能疗愈他。看见他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内在小孩,他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类型和表现。
关于如何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讲了4个要点。
1.初识:什么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儿时经验在我们内心的一个心理实体。我们的身体虽然长大了,但由于小时候的一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有被伤害的经验,导致我们内心留存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内在小孩。
2.理解:内在小孩是怎么形成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满足他的各种需求,他内在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如他所愿,那么他就会成长得越来越好。反之,如果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发展出糟糕的内在小孩,会成为父母眼中难带的孩子——经常哭泣、生病、起疹子。
3.辨别:内在小孩有哪些类型?
总得来说,内在小孩分为“上帝”意向和“恶魔”意向两种类型。
一个孩子,他的需求得到满足,还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会发展出“上帝”意向的内在小孩;而需求没有被满足,内心充满委屈的孩子,则很容易发展出“恶魔”意向的内在孩子。
4.分类:不同时期的内在小孩有哪些表现?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内在小孩的表现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他的身体发育阶段不匹配,就会发展出不好的内在小孩。
通过以上4点,看到你内在小孩的存在,感受并承认他,之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和体察自己的内在小孩。
体察:你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内在小孩
米奇·阿尔博姆在《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中说:“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因此,或多或少,我们内心都存在受伤的内在小孩,这些内在小孩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是孤独的、自卑的、委屈的、焦虑的、羞耻的、空虚的……体察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形成的,有助于我们疗愈他。
1.缺乏爱
早期的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能帮助孩子形成有安全感的内在小孩。孩子对周围的环境特别信任,对周围的人也特别热情和友好。
相反的,如果孩子缺乏爱,他的内在小孩就可能是一个非常贪婪的“恶魔”,他对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喜欢吃东西,占有食物,或是有收藏癖,占有各种物品。
2.缺乏陪伴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缺乏陪伴的孩子,缺乏陪伴的孩子会发展出两种内在小孩:黏滞型依恋和害怕型依恋。
黏滞型依恋的内在孩子,特别黏人,要时时刻刻跟亲密的人在一起,有分离焦虑,特别害怕分离;
害怕型依恋的内在孩子,在感情中特别“作”,他们内心非常渴望亲密关系,可是表面上做的事情却是要把关系破坏掉。他们经常会对伴侣说:“你为什么没有及时地回我的微信,你是不是不烦我了?”之类的话。
3.缺乏玩耍
玩耍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它可以扩大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大,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抗挫折能力和反思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玩耍逐渐获得的情感体验,缺乏玩耍的孩子,就缺乏这种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很难形成复杂情感。
被吐槽很多的“直男”,他们的内在小孩很可能就是缺乏玩耍的。他们只有简单情感,因此,他们很难get到情感表达上深层次的含义,在人际关系中容易遭到挫折。
除了这3种常见的内在小孩表现形式,《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还有很多内在小孩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你可以参考书中的介绍,看看自己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的。
疗愈:活出新的自我
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内在小孩,也体察到他是什么样的,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试着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活出新的自我。
疗愈内在小孩的总体原则是:获得内在小孩的信任,倾听他的意见,并满足他的需要。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介绍了一些疗愈方法,供你参考。
1.寻找自我
海明威曾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们要疗愈内在的小孩,最终要通过内在的努力来实现。
看看周围的人,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真正发现过自我。
我们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丈夫的妻子、公司的员工……我们是任何人,唯独不是自己。
我们怎么去寻找自我呢,施琪嘉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判断方法,就是你高不高兴。出门去见人,你高不高兴?你要干的事,有没有让你产生成就感。
找寻自我就是让你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你和他人的关系上,而是放在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上,向自己的内心探索,这种向内探索的过程是无限的,你每天都会有新发现,每天都觉得这是新的一天。
2.发展良性的关系
当然,寻找自我,不是让你完全抛弃与他人的关系。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说:“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关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可见,对个人发展来说,关系意义重大。
我们心中那些有创伤的内在小孩,很多都是由于关系的错位造成,疗愈这样的内在小孩,要用关系治疗,用好的关系覆盖坏的关系。
如果你体察到和他人的关系是不健康的、不正常的,那你要学着切断这种关系,减少它对你的影响,然后去建立新的关系,真正具有滋养功能的关系才能够重新孵化出健康的内在小孩。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发展新的关系,开拓新的领域。
3.让自己融合成一体
如何让自己融合成一体?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出现状况,并不一定代表生理疾病,也可能是心理上的问题引发的,比如觉得自己浑身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问题,你就要关注心理上的问题了,是不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压力过大,或者过度紧张。人的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是双向流动的,你要学会呵护身体、探索身体。
其次,找到一门学科或者领域,深入钻研。它可以是与你工作学习相关的,也可以是你个人感兴趣的,在这种探索中,你可以更多地与内在的自我对话,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最后,学习冥想。很多名人如乔布斯、施瓦辛格等都非常推崇冥想训练,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也常推荐冥想训练,脑科学研究证实,长期的冥想训练对大脑健康非常有益。冥想是同样是一个向内观的训练,它可以让你和内在的自我产生更多地链接。
不难看出,整合到最后,我们要战胜和要理解的是一个内在的自己,完成了自我整合之后,我们就有力量去承受更多更大的事情。
内在小孩就如同我们人生木桶的短板,它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其实都是因为内在小孩的影响。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