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到,从小她就在母亲的“巴掌”教育下长大,因此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和母亲之间一直有道跨不过去的关系鸿沟。
以致于到现在她都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母亲沟通。她常常在节目中说到,“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讲话。”彼时,她的眼神里除了愤恨,还有不少遗憾。
这样的亲密关系也逐渐让她养成了凡事靠自己的习惯,来弥补、甚至是接受年少时亲人所带给她的伤害。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由此,联想到由施琪嘉教授所著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在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角落,都躲藏着一个长不大的内在小孩。书中提到,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你的父母能善待你,那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内在小孩就会健康快乐地活着。可是,如果你很不幸地生长在一个环境特别恶劣、得不到父母善待和珍惜的家庭里,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这样的创伤不仅仅只存在与童年,而是会伴随我们一生。作者总结到,“只有我们学会不断地去看见他,疗愈他,让内在小孩与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自我才会完整,才能真实地感到快乐。”
作者施琪嘉在心理学领域颇有造诣,是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任职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中国精神系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也是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他曾获得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书中,他用自然亲切的文字将一个个心理问题生动地描绘出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这本书不仅告诉读者内在小孩特质,也解释了如何找到及疗愈这个内在小孩,学会和他握手言和,并以此激发全新自我的经验。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觉察内在小孩,与之对话
- 疗愈内在小孩,抚之慰之
- 整合内在潜能,活出新生
01 觉察内在小孩,与之对话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工作和生活时,时不时会因为挫折抑或不顺而出现无助的、无力的,或是自卑的情绪,这些都是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的表征形式。不得不说,这个“受伤的小孩”大都因为年幼时不健康的待遇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施教授在书中说,“我们在提及内在小孩时,首先强调的是内在,其次强调的才是小孩。”所谓“内在”,说明他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想要挖掘改变并非易事;而既然他是个孩子,也说明他的想法与理性的成人行事方式是不同的。
当我们年幼时,并不能理解现实和自身的想法是不一致的这个事实,因此,一直活在我们自己的内在世界中。若是父母不能适时理解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年幼的我们就会逐渐在内心筑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其危险即是使孩子变得离现实越发遥远。
如果孩子最初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的内在小孩要么会变得易怒、不友好,要么就会趋向于孤僻、不愿意对外探索,进而发展为病态的、受伤的状态。
书中提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并不是溺爱。我们满足的正是内在小孩提出的种种要求。”
内在小孩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足够的信任、接纳,还有足够的爱。
02 疗愈内在小孩,抚之慰之
内在小孩是个敏感的存在,他需要时时刻刻恰当的、稳定地和持续的对待和养育。
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中,若是这个内在小孩的需求没得到及时满足,尤其是不当的早期环境和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他就可能呈现受伤的状态。
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包括孤独的、自卑的、紧张的、委屈的、缺乏共情力的、恐惧的、羞耻的、缺失安全感的、和情绪化等的各类形象。
书中通过18节的内容解释了为何这些创伤会出现,以及如何疗愈这些创伤,比如:
· 缺乏夸奖的内在小孩
他会非常自卑,会通过不断求夸奖的方式表现自己,最终影响人际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孩子幼年时被父母过分贬低,因而孩子会逐渐形成“我不好”的信念。
想要让他觉得自己好,一是要建立一个可以宽慰孩子的环境,如来自父母的道歉;另一个就是建立新的滋养关系,尤其是自己主动去寻求这样的关系。
· 缺乏陪伴的内在小孩
他会很害怕分离,异常黏人。所谓陪伴,指的是“环境母亲”的稳定存在和父母真实的互动。当缺乏陪伴时,孩子在成年后处理现实关系中,会认为没有一段关系是值得信任的,这就慢慢形成了一种孤独感。
· 觉得“我不配”的内在小孩
因为年幼时父母对孩子蔑视的态度,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而“我不配”即是在此前提下导致的自卑行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孩子会倾向于选择过一种他自己认为“配得上”自己的生活,而这里所谓的“配”就是“我不配”的语境下的映射,最后导致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尽人意。如施教授所总结的,这就是“不配的配”。
想要让一个人从“不配”转变到“配”是相当困难的,只有当这个人幸运地碰到一个能在关系之中滋养他的人,用一段好的关系覆盖掉坏的关系,才能逐渐把认定的“我不配”变成“我配得上”。
疗愈内在小孩很重要的一步即是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理解某种关系。书中的这些分析对于理解并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非常有帮助,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跟着作者的释疑解惑逐渐释放困扰内心的情绪。
03 整合内在潜能,活出新生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内在小孩就如同这里所说的鸡蛋一样,具有无限潜力。
因此,想要改变并探索自己的潜能,可以从“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努力。向外我们可以尝试学习新的东西,旅游,阅读等等;而向内我们可以尝试冥想、打坐、解读内心等等。
书中介绍了六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合内在潜能、活出新生的步骤:
1. 充分理解自己的身体,可通过按摩等方式呵护自己;
2. 不要过于现实,注重和内在的自己对话,向内探索;
3. 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领域感兴趣,如哲学,来帮助我们探索内在;
4. 冥想,用舒适的方式与内在对话;
5. 注意潜意识传递的信息,比如记录、分析、孵化、重视自己的梦,理解大脑传递给我们的宝贵信息。
6. 找一个能够陪伴和指引自己的良师益友,在和他的互相映射中,逐渐认识自己,内外整合。
作者总结到,“当我们完成自我整合之后,我们对失去重要的人、重要的事物,都会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我们才有能力去哀悼他们。”
04 写在最后
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
的确,我们的父母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如何当父母。这就导致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因为那些疏离、忽视、不恰当的护理方式而受到伤害,也因此在内心深处生成一个长不大的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相比市面上其他同类型的书籍,在不失专业性的情况下,施老师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中用更为浅显易懂的方式,系统地解读了不同形象的内在小孩,并给出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释放那些潜藏内心的情绪。如果你囿于某种困扰内心的情绪并期冀改变,或是你想要学习如何对待关爱自己的孩子,亦或你希望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那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你阅读。
希望你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内在能量,了解自己、疗愈自己、接纳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找到一个自信的、充满能量的全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