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武陵帖,二十卷,较诸帖增益最多,中间有右军《黄庭经》,它本所无,博而不精,殊无足取。
乐毅论黄庭经,元趙文敏公临王右军真书小楷,俱在北京国子监。乐毅论后,苏子瞻。《魏氏春秋》,夏侯玄著,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论》,辞旨通远,传于世。然以余观之,燕师之伐齐,犹未及桓、文之举也,而以为几汤、武,岂不过甚矣乎。初玄好老庄《道德》之言,与何晏等皆有盛名,然卒陷曹爽黨中,玄亦不免。李豐之祸,晏目玄以《易》之所谓深者,而玄目晏以神。及其遇祸,深与神皆安在乎。群鬼妄作名字,自相刻画,类皆如此,可以发千载之一笑。
跋黄庭经,九灵先生金华戴良叔能。《黄庭经》为王氏父子所书者,皆不可复见。宋儒评其小字残缺者,盖是永禅师书,字差大者,是吴通微书,差长而瘦劲,则涂浩笔耳。此帖揭祕监称其温润可喜,当是世之善本,第不知果岀永禅师笔耶,抑通微之与浩也?东坡、山谷辈复生,当必能辨之矣。
又跋黄庭经,王禕子充。《黄庭经》刻本,岀于泰州者,伤于骨胜,出越州者,病于肉多。此本迺北方古刻,肥瘦適均,而神意俱全,信为佳本,海内绝无而仅有者也。
吉水王佐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癸卯二零二叁年九月七日周四戍时朱思宇编撰于云南昆明陶冶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