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它渗透在每一种教学方式里,也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面。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在分层教学中比较集中的强调了两点,第一是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第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提高。
我们认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是在分层教学思想指导下的5D智慧课堂的教学探究。
所谓的5D智慧课堂,就是有5个以D开头的关键词。一是data,即数据;二是demand,即需求,三是deliver,即传递;四是Dive, 即深度探究;五是Dynamic即动态,活力 。在五D智慧课堂中,我们强调以数据定学情,以学情定需求,以需求定传递,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
下面就谈一谈在分层教学思想指导下对5d智慧课堂进行的实验与探究。
首先我们会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来讲我们采取的是4人或6人小组。在小组成员的配备上,我们就体现了分层。一般来讲在小组成员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能力水平,让每个组里既有程度好的同学,又有程度中等的同学,还有程度稍微弱一点的同学。这样的分组一是有利于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有选择性的来完成学习任务,完成针对他的水平所设置的练习,同时也可以实现小组内的“兵教兵”,程度好的同学可以主动来帮助程度差的同学,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在课堂上,分层教学的思想也始终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的5d智慧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课前,教师会将第2天要讲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通过学生的学习终端发布给学生,随着微视频同时发布的还有配套的练习,在配套练习中,教师就把所要做的练习题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了一星、二星和三星。在教师机的后台,可以看到学生完成题目的进度以及学生完成题目的准确度,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就能够精准的定位,了解到学生在做这些预习题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掌握的程度,哪些学生掌握的程度好,哪些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好。教师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来决定第2天在课堂上哪些知识点,是要精讲哪些知识点可以略讲。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判断出不同的学生在进行预习时不同的效果,再次第二次向学生发布预习的任务,根据第一次大数据的反馈,可以对程度较好的同学发布较难的题目,对程度一般的同学发布常规的练习题目,对于预习效果不好的同学发布最基础的题目。这样就能够让所有的学生有效的去预习,从而保证第二天上课的有效性。
第二个环节就是课中。在课堂中,老师会根据第一天两次练习的大数据反馈来决定自己课堂上要讲的知识点。这就是以学情定需求。在课堂上,我们倡导的是问题导向下的辨析式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倡导的是老师点拨,学生探究,同伴互助,学生讲解和老师的归纳总结。
在探究的过程中,就再一次的体现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老师将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题目,打上一星两星和三星,用星级来代表不同的难度,这些题发布到学生的学习终端时,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难度的题进行练习。练习之后,小组成员在一起可以核对答案,这个时候呢,可以做三星题的学生,就可以帮助二星和一星的学生来解决难题,这样就实现了“兵教兵”的学习方式,也叫做同伴互助。我们常说教学相长,那么三星学生在对二星或一星学生进行帮助,他们探究的过程也是自己提升的过程,小组探究结束之后,老师会邀请每个组里的学生来上台充当小老师,三星的学生讲三星的题,二星的学生讲二星的题,一星的学生讲一星的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赢得掌声,得到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分小组探究讲题以及老师的点拨结束之后,老师会通过教师机及时的向学生发布第3套练习题,第3套练习题就相当于当堂检测,当然了,在第3道题中,我们也会把题目按照难度,设置成一、二、三星。学生做完上传之后,后台的数据分析可以给老师一个精准的分析,老师可以把这次的数据分析与预习时的数据分析进行一个比对,从而判断这一课的教学效果。如果题目的准确率比在预习时做的准确率要高,就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是有效的,而如果当堂检测的准确率低于预习时的准确率,就说明我的这一课可能是有些问题的,还需要在辅导课上去学生进一步的辅导。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纵向的数据分析,比如说一星的学生,如果说是在做这个当堂检测的时候,准确率明显提升,那么就可以尝试给他推送二星的题。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的现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一星的学生未必就永远是一星,他也可能通过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以及老师的精讲,还有同伴的互助,慢慢的对知识内化提升,自己也可以达到二星水平。我们就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关注学生,如果他的确通过做练习,水平其实已经提升了,完全可以给他推送高于他目前难度的题目,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个环节就是课后。在课后,我们依然体现着分层教学的思想。一般来讲,在课后老师在布置作业和继续向学生推送练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预习以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给不同的学生推送不同的题目。同时,根据预习与当堂检测中学生产生的差异来判断哪些学生他的能力是有所提升的,是可以推送高一级别的题,哪些学生是还要继续去做基础题。在大数据精准分析的背景下,实行分层的教学,分层的辅导,分层的推送练习,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时效性更强,也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想学,好学,乐学,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断的刺激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足感。
我们的5d智慧课堂的探究已经实行了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了。在实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分层教学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过程中,也的确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很多在刚一开始被老师定为一星级的学生,通过同伴互助、老师的辅导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精准的练习,慢慢他的能力就有所提升,他就从一星进步到了二星,同样有些二星的学生进步到了三星。所以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下,分层教学更加的精准,更加的高效,也更加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