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中国美食》课后反思

三月份去濮阳学习,听了一节识字课,就是开德小学赵冉老师讲的《中国美食》,她用情景式的教学,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识字课。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有微型课比赛,我就选择了这节识字课,一是自己没讲过识字课,想挑战一下;二是自己的字太难看了,得练练。

在讲课之前我先看了名师的教学视频、教材参考,结合自己的思路,确定了学习目标,以认识菜谱中的生字、区别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写好火字旁的字为主。在此基础上我创造了录制节目的情景,通过闯关活动来完成今天的目标,主要分为读好菜谱、选择食材、了解烹饪方法、写好菜谱四个方面。在讲大课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堂课的知识点很多,每一个板块都得留有足够的时间,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落脚点都在认、读、写上。针对这节课的识字认字特点,我通过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体验文化、朗读指导感悟语言、合作学习拓展思维,一步一步完成今天的目标。

但是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学情把握的还不是很精确,部分学生对美食的了解只是基于表面,对美食背后的文化理解不深;教学方法略显单一,虽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但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堂互动性有待提高;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口头表扬为主,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次教学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将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