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依良知而行。并非消极悲观,而是积极乐观,结识宇宙真相。无过而无不及,此便是如家文化的最高标准。
“天命、性、道、教”中庸之道。“天”是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的主宰。“天命”老天赋予每个人“本性”,“性”是我们人的本性、真我,最完美最善良的东西。“本性”是先天本来就有的,后天形成的叫“习性”。
“率性”,“率”最初是指捕鸟的网。“率性”把真我活现出来,不违背“天性”。
道是最直接到达成功的那条路,依照自然规律来做事。
“修道之谓教”,上行下孝,仿效圣贤的行为。
修得一副中庸之道的心态,虽然不是终极目标,但一直是我追求的更高境界的理想目标。与致知班班长老师沟通,引发我的思考:所有的事情都似乎是提前在做铺垫。这位老师提到的佛系心态引领我去到中庸之道的思想层面。在写功课的间隙让我顿悟,所有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是修心态。
品他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词:降伏其心。遇到问题不假外求,而是用当下的事照见内在的自己。相信良知之心会为我们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一颗欢喜之心悦纳当下的一切,会心想事成,每做必成。
平心静气30分钟,全身运动60个,诵读《教条示龙场诸生》《大学》各一遍。
用心感受当下的美好,生活再忙碌,也会保持内心的静定,为心留一方清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