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如何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思考者和学习者》的第一章:学校的教育目的和责任是什么。书中讲到:一个人的性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来熏陶。我们希望孩子习惯那种精神生活、智力活动和学习过程,就会使他们身处此类环境中。仔细审视我们的家庭、学校和课堂,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将自己的孩子置于何种精神生活环境中,他们看到的榜样是什么模样,他们有哪些体验的机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一类思考得到了重视,获得了允许,受到了鼓励。
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女儿读高一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还一天贪耍不爱学习,平时我和孩子她爸老是批评她,还曾为此闹腾了好几次,家里弥漫着火药味,弄得一家人心情都不好,而孩子她爸经常一想起女儿的学习就着急得坐立不安,怕孩子误了前程。
扪心自问,深刻反省:希望女儿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为孩子创造了这样一个爱学习家庭环境了吗?给女儿做好榜样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平时我们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有时还当着孩子的面打游戏,长时间的将女儿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熏陶下,女儿怎能变成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所以孩子不爱学习,孩子脾气不好,孩子习惯不好,很大原因还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瞧,现在父子俩正在一起探讨数学题呢,而我刚才在网上学完这章后正写着日记,一家人围在一张床上,融入在学习中,特别是女儿完全沉浸在学习中,这样的女儿会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这就是文化熏陶的结果,看来以后对女儿还得多多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