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有子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不曾有过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的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呀!”
“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尊敬兄长。一个人能够从家里面对待父母兄长的态度延伸到社会上做事的态度,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一个人在家里孝顺父母,不太可能到了社会上目无尊长。人是习惯的动物,在家里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到了社会上也会依习惯而行。
“本立而道生”,意思是把根本、根基稳固的,路就出来了,这个路,代表人生的正路。
最后一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他用的是仁义的“仁”。在古代,这个字与“人类”的“人”可以通用,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孝悌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而无需特别关注仁义的“仁”这个字。学《论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到底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说明他的思想有一个核心,是个完整连贯的系统。
我们在学《论语》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细心:一方面要把所有可以看到的材料尽量做一个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保留一个空间,要知道他有很多地方学生没有记得很完整,或是他自己没有讲得很清楚。当我们看到孔子学生说的话,包括有子、曾子,还有别的学生,我们需要有一点保留和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