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最近听了几个行外人讲解《红楼梦》,注意是行外,而不是外行。他们跟文学评论家着眼点不大相同,不是从文学,从风花雪夜着眼,而是从文学之外的其他角度解析《红楼梦》,给我开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另一扇门。
台湾学者蒋勋先生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解析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他视野广阔,有台湾学者独特的视角,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台湾学者多从学术的角度评价文学艺术,受社会政治的影响较少。他对《红楼梦》的解析推理自然而逻辑性强,让人很信服。他侃侃而谈的风格让人感觉像朋友聊天,亲切而温馨。蒋勋不是行外人,而是行内人,而且是行内高人。
复旦大学有个上课“必须”抽烟的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他从哲学的角度讲解《红楼梦》,从各方势力为利益争斗中来解析人性,解读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刻透彻,入木三分。
最近还听了经济学家、律师张捷先生解读的《红楼梦》。他从经济和资本的角度,以及法律的层面来解读《红楼梦》,让我原来看不清楚的东西逐渐清晰,有剥云见天之感。《红楼梦》与其它中国古典小说最大的不同是隐晦,即文学评论家说的草蛇灰线,在张捷先生的讲解中都明朗化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方利益之间的勾结、利用和争斗,以及关系形成和团队结盟的原因等。通过解析贾府的宅斗深刻剖析了各方利益在社会层面的关系及争斗、勾结和利用,以及角色所隐射的社会位置,让你见微知著,豁然开朗——原来文学还可以这样读。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文学层面来解读《红楼梦》,那么那些隐晦的东西很难读出来,阅读就会流于表层和平面。《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读懂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在知识方面的短板总会制约我们阅读的延伸,而书中的许多东西如果非专业人士是读不懂或读不透的。只有跳出圈外,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的一首观山之作,我以为用来读书也极洽。汉代的《潜夫论 明暗》里有一句话“兼听则明”,用来说读书也未尝不可。其实天下的事物多有相同之处,就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的三境界,可谓读书,可谓事业,还可谓人生。
读读行外人对你专业的解读往往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很快就要花甲了,方又得一读书新法。倘若我也如父母一样长寿的话,还有近三十年寿数,也算是一幸事吧。
2023年1月8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