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只要遇到难一点儿或不会做的题目,他就整个儿不想写了。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呢?
首先给孩子体验困难或失败的机会。
每一个成功的人士,像马化腾、任正非、扎克伯格等等,他们可是经历重重困难,但是为什么他们不畏难,敢于超越困难呢?
那是因为他们体验过很多失败或困难。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机会去经历生活中的困难,比如说带孩子一起去徒步旅行,一起去克服攀登高山的困难。
这样,孩子也就能习惯出现在他面前的困难了,包括学习上的困难。
其次,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困难作业。
有的孩子依赖性比较强,让他一个人写作业,他就会觉得很难,这时候,不妨帮孩子一起分析他所谓的难写的作业。比如很多孩子觉得应用题是数学中最难的题目,那么当孩子在遇到有应用题的作业时,我们就来和他一起探讨数学课本,看看这类应用题是怎么解答的,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以及对相关公式、定理的代入应用,让孩子亲身体验从分析到简单的感受,当他发现自己也能很快解决这个题目后,他的畏难情绪就会大大减少。
当一个孩子遇到一道题就想放弃时,妈妈要在旁边引导他,告诉他这道题其实没有那么难。并且和孩子一起找到书上或者之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分析第一步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写对了后再做第二步,等孩子做对第二步后,再做第三步,最后孩子发现解出这道题一点都不难。
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一道题目时,他就感觉自己真的不是学习不好,就能很有自信去做其他的题目,心里就会默默地想:我也是有能力完成作业的嘛。
这种经历成功的体验,这种美好的感觉,意义非同一般,他会激发孩子去经历下一次的成功。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畏难,其实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所以他从心里认定自己完成不了。
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从生活中、学习中的小事开始,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多了,孩子会更加自信,自信的孩子不会随便放弃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