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看待世界的独特目光,你看到怎样的世界,你就有怎样的境界。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 的境界划分了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处在自然境界的人把世界当做获取生存必需品的地方;处在功利境界的人把世界当做个人利益的角斗场;进入道德境界的人愿意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当一个人的目光自觉上升到宇宙整体的时候,他就到了天地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就是指“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就是说摆脱功名利䘵、权势地位的束缚,让精神世界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依赖于外物、不依赖于自身形体而存在,如此才能逍遥自在地畅游于宇宙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达到了天地境界。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至人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神人不会刻意有所作为,以求取功德;圣人无心于声名,泰然处之。
“至人无己”就是逍遥的最高境界,批评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要追求无待;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