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身边的人是否喜欢自己,很少有人能够坦然的回答喜欢,如过你问你是否满意当下的生活,得到的回答大概率也是不满意,如若你再接着问道,那你想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吗?你想改变你现在的生活吗?人们会答道,那是当然,但是改变太难了,有太多的因素制约着我,诸如一二三四,对方或许会给你列出很多个无法改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你看鉴于上述种种,我不得已只能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接受现在的生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扮演一个生活受害者呢?
在《被讨厌的勇气》第一部分里提出了一个完全颠覆我们认知的论点,你的不幸,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你觉得的不可改变,是因为你下了决心“不改变”。读到这里你或许会想立刻跳起反驳,简直荒唐,你把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塑造一个人往后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置于何地。
难道说过去发生了什么,过去的伤害都是不存在的吗?如果否定一切,否认人类的感情,那不就成为了虚无主义了吗?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在过去中寻找我们现在“不幸”的原因,那我们会发现,我们无法回到过去,而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由过去所决定的,那就意味着我们根本无法改变,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呀。
但事实真实如此吗?如果真的无法改变,那么人类将停滞不前最终或许会面临着消亡的可能。事实上人类并未停滞不前,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进化,演变及进步,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把自己扮演成一受过去影响的“受害者”呢。
书中举到这样一个例子,青年的一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内心深处很想出门和其他人一样,但每次只要踏出一步马上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乍一看来青年朋友的情况是无解的,但事实是尽管目前的状态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会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相较于改变要更轻松些。
因为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很多将要发生的事情和结果你都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做出预判,就算偶尔遇到状况也能够轻车熟路的对付过去。但如果你选择做出改变,那意味着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问题,也无法对未来做出预判,这种不安会使我们更加痛苦。于是在本着把受害成本降低最低的原则下,两其相害取其轻,于是最后选择了不走出房间。
荣格曾经说过,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有痛苦的,我认为改变也是,所以才需要我们有很大的勇气。因此我们的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或是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因为缺乏有勇气,所以我们总是给自己不做改变找出很多借口,例如想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说工作太忙种种原因,实则是不愿意被人批评,怕去面对因为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便让自己活在我若是有时间、合适的环境也能写出好作品来的自我安慰中。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这样,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预设很多将会发生的事情,然后被吓得不敢开始,但却往往忽视了行动力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根源这一简单课题。
有的人又会开始不服,我做出了行动,我决定改变成某某那样,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像某某一样就会获得幸福。于是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