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原创
孔子当时的人就慨叹,孔子真伟大啊,什么都知道,有那么多学问,却不凭某一个成名!
孔子听了以后跟他的学生说,我会什么,我会驾马车还是会射箭?我只会驾马车。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来子解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祖上是贵族,是商汤后代,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纥生了九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叔梁纥的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孟皮,孟皮脚上有残疾是个跛子。于是,叔梁纥66岁时向颜氏求婚。颜氏家最小的女儿不到20岁的颜徵在,同意嫁给孔子的父亲。
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父亲叔梁纥去世时,孔子才三岁,叔梁纥死后,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可见孔子从小时就生活艰难。17岁时母亲去世。
孔子十九岁时,娶了宋国亓官氏的女儿,一年之后生下儿子伯鱼。
大约27-30岁时在鲁国出仕,当个小公务员做看仓库,管牲畜的工作。
大约30到50岁,孔子在鲁国教书。35岁时,因鲁国战乱,孔子就跑到齐国去了大摡2-3年左右。齐景公本来想任用孔子,后来说自已老了不能用了,当时在齐国有人要害孔子,孔子就逃回到鲁国,继续教书。
51-55岁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到大司寇,在出仕期间,做了二件大事,一件是夹谷会是孔子的高光时刻为鲁国争了面子,争回了土地,一件是后来的隳三都,要削弱三桓对鲁国政权的控制,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鲁国贵族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这时齐国看鲁国发展得不错,就用女人计,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祭祀,按惯例要送祭肉给大夫们,但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只能离开,但孔子在国境边停了三天,看有没有人来挽留他,但没有,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旅程。
十四年后,回到鲁国时孔子已经68岁了,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从他这一生经历中,我们还是看不出孔子的学问从哪里来。
我们来听听孔子的自我介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说他15岁就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就有能够立足于社会,四十岁不困惑,五十岁就知道有些事不是人力能支配的,是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话,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越规矩。
孔子家里比较穷,估计也没办法进什么贵族学堂,也请不了学问很高的老师。但他15岁开始立志于学。孔子20多岁时已开始因为有学问而出名。
有人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孔夫子是圣人吗?他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终于回答说:“这固然是天生的圣人,而且又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我小时候很贫贱,所以学会了很多低级的技能。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能吗?不会有这么多的。” 一一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贡说老师孔子的学问是 天生的。
有人问子贡:“孔子的学问从哪里得来的?”
子贡回答说:“周文王、武王时代的文化,并没有失传,还在社会上。贤德的人学大的方面,不太贤德的人学小的方面。文化哪个地方都有,我们老师就可以学,怎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授呢?”-一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答案是孔子学习,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
学,怎么能学会那么多?
普通人,我们学这么多年都说不了英语,我们学写这么多年的作文也都没几个人看,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琴,弹琴比赛也得不了奖,学了这么多年的书法也考不上大学书法专业,打这么多年羽毛球也得不了冠军。成功的人也多是一辈子专攻一项而成名,都没办法像孔子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思想深邃。
孔子总是谦虚低调的回应说自己“小时候很贫穷,说他自己资质一般,说他好学,是学习来的。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掉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