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梁实秋、钱锺书推崇文学大家作品。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热爱旅行文学的读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保罗·索鲁,而熟知保罗·索鲁的人,应该都知道本书。
1983年,作者出版了《船行中国》(Sailing through China)一书,记述自己乘船沿长江游中国的经历,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在历经浩劫之后求新求变的氛围,引发了许多思考。1986年,他背起行囊乘火车从欧洲出发,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来到北京,再次开启了中国之旅。这一次,他沿着铁路走过二十余个大小城市,目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本书正是根据此次经历完成的作品,该书于1988年出版,次年便获得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全书视角独特、语言辛辣,许多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
保罗·索鲁从来不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他是出了名的毒舌作家,不但善于讽刺,还会时不时地说几个笑话。他在旅途中隐瞒身份,看不惯旁人,却又要缠着他们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笔下太过出言不逊,他对什么地方的人都非常不客气,他总是冷眼旁观,挑人家的毛病”。不过,保罗·索鲁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写手,很多时候只要寥寥数笔,便能生动地告诉你他在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熟谙中国的历史风物,几乎每到一处,相关掌故和文学作品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到了内蒙古,他脑中闪过柯勒律治的诗歌;途径杭州,他要讲一讲马可·波罗;而到了戈壁滩,他又拿出女传教士盖群英的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同他们交谈,窥探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
本书原作成书于1980年代,书中所述为三十年前之事,如今读来难免有时空交错之感,加上作者语言风格鲜明,学识渊博,文中诸多旁征博引,因此在翻译之时颇为不易。为了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译者只好化身演员,先跟随原文“穿越”回去,在深度体验了一把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后,再回到现实空间,扮成作者本人,将此段经历呈现出来。原文中与史实相关之处,也已一一查询考证,以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
此外,为帮助读者理解,本书还选择性地添加了部分注释,书中凡未注明“作者注”字样的,均为译者所添;但又为避免“百科全书”式的注解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相关解释一律从简;又全书以当今读者为对象,因此所有注释均从当今视角出发,其中所涉年月或内容若超出作者写作年代,望读者勿怪。
翻译此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总想尽善尽美,交稿日期便一拖再拖,从动笔到完稿,前后历经了好几年时间。每每想到此,我的内心都感到十分愧疚,好在后浪出版公司各位编辑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倍感温暖。如今本书得以付梓,离不开张茜女士、黄杏莹女士、赵波先生和欧阳潇女士等人的辛勤努力,在此谨表谢忱。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永远是遗憾工程,受译者学识及视野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或偏颇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陈媛媛
2019年7月
一直对游记类的书有好感,何况是保罗•索鲁这个旅行家的游记,读的过程挺过瘾,但也觉得他是一个令人不讨喜的旅行者,他真实到一点善意的谎言都没有,刨根问底,追求细节,但却既没有何伟的深刻,也没有毛姆的犀利,就是那种很中国通的外国旅行者,动不动就给定个性,对80年代中国吐痰、脏乱、抢座、忙碌不会享受、容忍度高,对WG年代知识分子的坚强给以肯定,对拉萨等城市的落后的写实,但也颁奖了这样原生态城市的独特魅力,我更喜欢他那本《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读完后真怀念自己背包客行走江湖的日子,还有绿皮火车的旅行,最长时间是第一次去西藏坐了44个小时绿皮火车,窗外景色太美了,竟没有感觉时间过得太久呢。涝疫结合的八月,又勾起了我旅行的心,奈何疫情又开始严格管控出省了……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美国知名旅行文学作家保罗,1986年从伦敦一路乘火车到中国,继而开启了中国东西南北深度游。
国内外的旅行文学作品我也看过一些,感觉这本书在结构和写法上并不算新颖,但内容却非常出彩,会让人忍不住读下去。作者言辞犀利(属于毒舌级别了),场景和人物的刻画简洁生动,对见闻的反馈富有内涵;他不会一味地赞美,反倒是吐槽比较多,也许会让部分中国读者不舒服,但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视角——一位与中国没有“血缘关系”、可以冷眼旁观的看客。
80年代的中国很有特点,一方面,整个社会仍然保留着大量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痕迹;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开始对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思想上产生影响。作为85后,我依稀有些印象,但因为年龄尚小也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这样的外部视角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