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到了常瑞芳老师关于幼小衔接方面下的讲座,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让体会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做好幼小衔接真的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个学前教育老师必须做好的,下面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我总结下来的主要内容。
讲座以抛出问题开始,帮我们梳理了幼小衔接的一些误区。以及从哪些方面进行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认知上的误区: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以什么形式呈现幼小衔接?在解答中,慢慢梳理出绝大多数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得出科学结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整个小学阶段的衔接,是化作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是生活中打下的各种基础。而家长认知的误区会带来方法上的误区,作为家长应该避免过度发力,去享受与孩子间亲子关系的流动。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让幼儿拥有自信时刻提醒幼儿“我能行”,做最好的自己。在幼儿身心准备方面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在社会准备方面要鼓励幼儿多多交往合作,在学习准备方面要让幼儿树立好奇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宽松、有爱、互动积极的人文环境。作为教师要为给予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宜平台园内外大型活动、班级内不同类型展示活动、集体活动中的表达机会等等。
在小班,幼儿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未来进入小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我们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在高实幼,幼儿每天都会户外活动,我们创设有趣的户外运动环境,让幼儿对运动喜欢并感兴趣。
让幼儿自主行动,成为活动的主人,做到“我的生活我做主”,在生活准备中呀要做到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的积极准备,在社会准备方面要有任务意识,在学习准备方面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允许幼儿出错鼓励幼儿挑战,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不怕困难,努力探究的精神。
让幼儿自律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在生活准备中要做到生活习惯、安全防护,在社会准备中要做到诚实守规,在学习准备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未来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但是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另外,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我们小班的数学课,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比如在本月主题秋叶飘飘中,老师带领幼儿制作树叶项链,会着重引导幼儿在穿树叶时候,一个绿叶一个黄叶,一个绿叶一个黄叶,这样穿出来比较好看。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常瑞芳老师提出了一点,关于幼儿握笔姿势的培养,这一点很多人包括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都是没有注意到的一点,常老师在大学里也看到很多学生握笔姿势是不对的,追踪其最根本的原因,得出是幼儿园开始,以至小学都没有重点培养关注握笔姿势的培养,所以常老师也就提出了这一点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地方。幼儿园的幼儿由于不能写字,小班幼儿画画也适用大棉签,油画棒等材料来画画,所以在幼儿作画时来引导幼儿正确掌握握笔姿势。以及在吃饭时,告诉幼儿拿勺子,用“小手枪”的方法拿勺子,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总之,幼小衔接不能急于求成。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终将破土而出,蓬勃生长,带着无尽的期待和快乐,向小学奔跑而去!
同时我们要抓住当前疫情的机会,做到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引领家长科学的做好幼小衔接,化解家长的忧虑,转变家长的观念,与家长达成共识。利用线上活动解决家长关于幼小衔接问题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