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买了书,但是没时间看,或者看的时候拍手叫好,但过两天却忘了,这种状况下,书籍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效果。
如何才能及时看书,看完之后能将其精彩部分内化为自己的,对其内容深度思考,学以致用呢?
在学习力这本书上,作者提炼了四大阅读理念,三大阅读方法,可以供我们参考一下:
四大阅读理念
- 带着目的阅读才能学以致用。围绕目的选书;做阅读前的准备,思考自己的问题时什么;阅读过程中锁定与自己目的相关的内容。
- 第二遍永远比第一遍更容易理解。越是你想认真阅读的数,就要快速的浏览完第一遍,这样在第二遍的时候,理解程度才会更深。
- 在适当的时机停下来,对前面看的章节进行回忆。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如看视频课,喜欢一口气看完视频,不做章节练习,这样其实是效率比较低的。短时记忆在发生后的一小时内记忆量急速下降,导致前面看的很多东西都会忘记,最好在学一段时间停下来回忆前面的内容。
- 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书籍内容对做菜来说只是材料,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做成不同的菜。知识是主观的,你构建的个人能力体系框架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认知的世界观就不同
三大阅读方法
整体阅读
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适用以下阅读目的:适用于从一本书中找到几个有用信息的场景
- 准备做某件事或者某个改变,想从书中得到下一步的行动指导
- 碰到某个问题,想从书中找到问题有关的解决方案
- 思路受到了阻碍,想通过阅读从书中得到另外视角的启发
- 了解某个人生或职场的基本原则,如2/8法则,意志力原理
- 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推荐书单
5个步骤:
- 确定阅读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影响你阅读书中的什么内容。 想解决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你应该阅读到那个层次
- 提出具体问题。想象书的作者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要模糊。
- 选出16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快速归纳出自己问题的答案,无需逐字逐句读,在内容中找与你问题相关的内容。提炼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一定要与你的问题相关。
- 挑选三个关键点,将16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归纳为三个关键点。可以从关键词中直接找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点,或者自己再对16个关键点进行归纳,分类为三个关键点
- 归纳问题的结论
image-20190714160211722.png
多重阅读
想要做系统的吸收,系统的学习物理,系统学习财务,系统学习思维方法等等,那么要采用多重阅读方法。
- 明确目的
- 画出框架,明确阅读的范围,让大脑对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读简介,目录,前言等
- 变速阅读,选出要重点精度的内容
- 与阅读目的不相关的内容,直接跳过
-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是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快速浏览即可
-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是不熟悉的内容,第一遍正常阅读,然后读完做一次回忆
-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是第一遍读起来很难的内容,第一遍脑子有点印象就行,然后后面再阅读一遍。
- 重点精度,将阅读内容归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做笔记,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第三遍,甚至第四遍阅读。
好的阅读方法,看上100遍,不如自己动手上一遍。
主题阅读
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专业领域,在一天或者几天安的时间内,集中阅读大量材料,以便快速建立全新知识体系或者完整解决方案的一套阅读方法。
整体阅读是一次只阅读一份材料,主题阅读是一次阅读几份甚至几百份材料。在进行主题阅读之前,必须要先构建好一个整体的主题框架。对某个东西:
- 这个东西是什么?从各个层面考虑的结果是什么?
- 这个东西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好处,坏处
- 这个东西怎么应用,有什么前提,步骤,需要什么工具和方法
- 搭建主题框架
- 对主题一无所知时,先翻一遍书,构建基础框架。在全新接触一个主题的时候,最好能同时阅读三本以上的数
- 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先构建出来
- 填充主题框架,按图索骥的寻找阅读材料,结构化的保存收集到的材料,不要迷失在海量的资料中。
最后
如果是一些经典的书,《金刚经》,《论语》等,最好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方法不同于策略,只知道是没用的,要自己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