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放忙假一个礼拜,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县城玩,原本是打算带他们去看电影《长津湖》的,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以前的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了解相关党史或者人物。其实这部电影我也没有看过,具体写的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是看过的表姐一家反馈很好,孩子们看了感触也很深。所以我也想效仿,可是到了县城才发现,这个电影有三个小时左右,搜索一下看到13:45才开演,看完电影就错过回家的车了,遗憾的放弃了这个计划。
突然,我想到了另一个点子:拿出100给8岁的大儿子,并告诉他,这是我们今天能支配的钱,让他做我们的小管家,一切花销他说了算,并提醒他回家的车费要20,中午的午餐要25左右,剩下的钱他看着花。看得出来,儿子对这样的安排表示很开心……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超市。儿子看到柿子说:“妈妈,我们买两个柿子吧!”
我说:今天你是小管家,你说了算。
儿子拿来袋子,我帮他选了两个一般大的柿子,5.89一斤的柿子,对我来说有点小贵,但还能接受。然后儿子又买了板栗,我提醒他板栗比较重,我们一起选了不到一斤的板栗。儿子在面包区和卤菜区转了很久,他说:妈妈,是不是很香?
我说:是的。我留意到他一直在看东西的价格,后面轻声叹了口气“算了吧”,来到了别的区域。这期间他还看了龙眼和椰子,我说好像不是应季的水果,可能用药催熟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好,而且我们都觉得有点贵,10多元钱一斤。
然后,我们来到了糖果区。看得出来儿子很想买,可是单价很贵。69.88、49.88、39.88、29.88,最后儿子把目光落在了29.88。
妈妈,这个糖怎么这么贵?儿子说。“我也觉得”我回到。“你知道这个一个多少钱吗?”我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按重量算的,一斤29.88,半斤就是15左右,如果你只拿几个应该只要几块钱。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们买一点吧!我去拿袋子,少选几个。买完糖,我们就离开超市了,总共花费27.7。
我感到很开心。之前去超市,两个孩子总是吵着要玩具,今天一进超市,大宝就对弟弟说:今天不能买玩具哦!然后哥哥全程购物都会留意价格。之前哥哥总想买榴莲,可是太贵了,我消费不起。偶尔会给他买一小盒菠萝蜜的果肉,告诉他和榴莲营养价值差不多。今天哥哥看到榴莲只瞟了一眼就走开了,估计是知道它贵,所以也不馋了。以前逛完超市都要去德克士吃薯条汉堡,今天问了我一下价格,我说一个亲子套餐或者双人套餐是68,一个全家桶套餐是108。他听完直说:那我们中午吃牛肉面吧!(2两牛肉面7元一碗
感觉这种方法对培养孩子理性消费挺好的,让孩子做小管家他很开心,又能控制消费,在消费的时候他能用到加减法,还能通过思考选择性购物,可以多方面锻炼孩子。因为住在乡下,进城的频率很低,大概一年6-12次,我觉得下次带孩子进城还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