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
妈妈刚才又发火了。因为上英语课快迟到了,而之前我提醒了你几次,你还在悠。这仿佛成了惯性,我说你悠,我继续说你继续悠,我发火你被批评。其实我需要做的是带你改变,而我总是让你自觉,看来我需要改变下了。
之前电影之夜,徐老师说我太惯你了,静心想一想,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周末不论你作业完成没有,我就带你玩看电影,还美其名曰学玩结合,反而让你养成了拖沓的习惯,韧性缺乏,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是妈妈把你弄乱了。
妈妈逐渐明白什么是真的爱,需要克制需要规范。
今天看了一篇好文章,分享给你,
RQ教育
RQ,resilience quotient,心理韧性,是近年来风行欧美国家的概念,被认为是成功人士、顶尖运动员出类拔萃的关键特质。目前,很多欧美国家的运动员、大企业都靠RQ训练提升成绩、挑选员工。
高RQ的人有一种务实的乐观:他们了解自己并相信自己能行;面对压力,内心平静;会设定目标、高度自律,又能基于同理心和观察力,随时调整;他们表现平衡,弹性极高;有幽默感,能把负面事物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是遭遇挫折——失业、失恋、疾病、破产……
为什么有的人一下子就被击垮了,有的人却能坚强地谷底反弹?
那股强者身上的神秘力量,就是RQ——心理韧性。
心理学家认为,构成RQ——心理韧性的要素,首先是懂得调整情绪,保持从容。面对压力,既不要一味克制,也别听任情绪摆布,要运用自制力及时调整,坚持耐心、专注。
而高RQ的人,就像《火星救援》里马特·达蒙演的植物学家一样,哪怕一个人留在了火星,一次次一无所有、陷入绝境,也能凭着一种“心理优势(psychological edge)”,在压力下保持自信、专注、自律,最终,击退厄运、获得更胜从前的成就。
从容专注、有弹性地坚持、务实乐观,高RQ强人们的“胜利者心态”,人人都想拥有。我们该如何获得它呢?心理学家给出了10个建议。
- 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别让日常生活有太多冲突。
- 别把危机看成没法解决的难题。
- 相信“改变是人生的一部分”。
- 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别好高骛远,一步一步朝目标推进。
- 积极解决问题,不要逃避自欺、寄望外力。
- 了解自己,发现自我的价值。
- 珍爱自己,相信自己。
- 在大格局、长时段里审视眼前的困境,着眼未来。
- 培养乐观的态度,保持正面期待。想想自己要什么,而不是怕什么。
-
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照顾自己的身体、情感、需求。
怎么培养小朋友的高RQ呢?答案很简单——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能锻炼身体、强健大脑、提高成绩,团队合作还能培养出高情商和领导力,最重要的是,赛场如战场,竞技如人生,除了竞技体育,孩子们还能去哪从小“实习”处理复杂局面、面对艰难困境呢?
在欧美国家,竞技性强的团队运动最受青少年追捧,美国顶尖高校也尤其偏爱这种特长生。华尔街一家咨询公司招聘毕业生甚至专门瞄准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因为,他们发现,和高分学生相比,这些队长所具有的坚毅、时间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令他们更适合在商界立足。
郎平曾说过,输球不输人的女排精神,靠平时每一天的训练,平时怎么样,比赛就是什么样,“不是过年吃饺子,可以蒙人家一回”。
30年前夺冠的“女排精神”或许可以解释为一种意志品质,一种拼搏勇气,一种承担了振兴中华任务的责任感,但时至今日,带领国际化团队接掌女排的郎教头,呈现给国人的“女排精神”却是融合了女排底蕴和国际化心理辅导手段的嫁接品种。
以高RQ为核心、具有超强逆转力的新“女排精神”更现代化,更接地气,也更值得学习,因为人生总有逆境,触底反弹的洪荒之力谁不需要呢?
希望我们都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