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不是客观的经历,恰恰相反,是主观的过程。最终,我们是谁,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别人能定义和决定的,只有“我”有权利、有能力定义自己的人生。所以遇到困境的时候,提醒自己,很可能是我们画地为牢了,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永远可以做不同的选择。
2
物理规律是给予越多,剩下越少。而人生的规律是,给予越多,收获越多。所以我们想收获什么,就要给予什么——如果想收获爱,就给予爱;不想有什么,就不要给予什么——不想被恨,就不要给予恨。
给予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不仅给予我的亲人、爱人,还给予遇到的所有的人,包括一面之交的人,甚至是你怨恨的、鄙夷的人。当我们能“无差别给予”的时候,我们就自由了。
3
我们感受到的外界是内心世界的镜像,如果改变内心状态,我们感受到的外界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在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妨向内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放下”什么。
“烦恼即菩提”,每一个困境都是了解我们自己内心深处,进而移除障碍、走向觉悟的通道。
4
我们和他人不是分离的个体,每个人的“真我”都是相连的。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什么值得追求,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在别的生命里看到自己。因此人生的终极价值来自和世界的联结与融合,“自私”的生活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给予越多,你就会有越多收获,人生也就会越丰富和广阔。
5
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是面对它。困境是绕不过去的,你以为绕过去了,但早晚还会掉进同一个坑里。走出困境唯一的“捷径”就是回到困境,面对困境,再走出来。
6
疗愈伤痛的唯一路径,是感受它。伤痛是掩埋不了的,你以为遗忘了,但一句话就能勾起你最深的痛,直到你通过感受和面对走出伤痛,才能真正实现疗愈。感受的目的不是单纯体验痛苦,而是因为痛苦让我们看到自己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看到未被接纳的自己,进而自我接纳。因此,你在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要压抑,感受痛苦是走出痛苦的唯一路径。
7
孤独的对面不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温暖,而是面对自我的勇气。当我们能够直面时,就会知道人生的本质不是“苦”,而是巨大的爱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