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回来啦”“我来啦”人还在外面,大姐若彤就抬高了声音,朝着屋子里喊。
初夏的傍晚,风是柔的,是凉凉的感觉。今天是周末,她上完一整天的培训课,马不停蹄地从相距近百公里的小城赶往她所居住的县城,无非就是想第一眼看到她那宝贝外甥。
“轩轩,轩轩呢。”不知是着急,还是兴奋。她有点微微出汗,脸更红了。径直走向卧室,轩轩正在咧着嘴笑呢,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在四目相对时,仿佛时间静止了。傍晚的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的脸上。那充满笑容的脸上,散发着幸福的光芒。
“姐,那边有水果呢。你先吃点。”“不急。来姨妈抱抱。”若彤不听妹妹若芸的话,直接从床上抱起了轩轩。“你想我了吧。是不是?”一边亲着孩子,一边还是喋喋不休地诉说着爱意。
“姐,累了一天了,歇歇吧。”“我一看见轩轩就不累了。”
其实作为姨妈的她,对于妹妹儿子的感情其实从出生时就有了。随着时间推移,现在更加浓烈了。
和妹妹家相距就是一条街道。她把车子就放在妹妹的车库里,没有往回开。明天上课去,她要从妹妹家出发,为了就是要再看一眼轩轩。
漫步走在街头,若彤的心是自由的,喜悦的。
她今年已经42岁了,但是好像现在才感觉到幸福、喜悦、快乐这些让人愉悦的心情。一种稳定持续的安全感觉包围着她。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句话对现在的她来说,真得是再恰当不过了。
(2)
“谁现在还土葬呢?真是老土。”“咱家毕竟在县城呢,而且亲戚全是农村的。火葬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在母亲入殓后第二天,若彤和若芸终于爆发了第一次所谓的“世界大战”。在母亲安葬这件事上起了严重的分歧,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
人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对于父母子女如此,对于姊妹兄弟何尝不是呢!
若彤若芸姊妹两个,从小两人就性格迥异,大相径庭。不仅如此,相貌更是没有一点儿相像的样子。若彤大若芸1岁,从小无论干啥事她都让着妹妹,尽力做个好姐姐。
其实小的时候还好,若芸很听话,也很懂事,和姐姐一起相处很愉快。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想到姊妹两人兴趣爱好越来越不同了。若彤喜欢热闹,个性自由,追求新事物,敢于尝试,不断追求。而若芸则是喜欢安静,按部就班,喜欢俗套人际交往这一套。
“你还不睡觉?把灯快点熄灭。”已经躺在床上一会了,若彤还是睡不着。“不,我就不。”背着身子看书的若芸,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她一直是夜猫子,每天晚上总是学习到很晚才睡觉。这一夜,若彤一夜无眠。
“别动了,我还瞌睡得很。”清早5点,若彤早早起床背书。正在睡觉的妹妹嘴里一直嘟噜着,翻过来倒过去。
那一年高中快毕业时,姊妹两一起住在爸爸单位的宿舍。性格不合就是在一段时间尽显无疑。明明是亲姊妹,为啥就相差那么远呢?若彤这样想着,心里不由得感慨不已。
“姐,你真得不住咱爸那儿了吗?”“不住了,真的。”经过那一夜无眠之后,若彤收拾行李回家了。“那我和同学一起住了”“你们住吧,我就在家里住。”
尽管家里距离学校远一点,但是总比两个人在住在一起不舒服好一点。那一年,若彤开始骑自行车来回上学了。
(3)
“不,我今年一定要走。不管啥学校都行。”那一年高考结束后,若芸对着父母斩钉截铁地说。因为若彤年龄大她一岁,学习也不是很好。父母明里暗里地在家里说过,今年怎么样都要若彤要上学去,哪怕只是个大专也好。
在姐姐上大专后第二年,学习一直不错的若芸也上了大专院校,而且没有一点要复读的意思。直至现在,在行政单位领着可怜微薄工资的她,还是嘴硬,她说她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其实后悔不后悔,自己心里最清楚。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若芸上了大专委培生,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县城。姐姐虽然几经折腾还是没有逃出农村传统思想的宿命,在毕业后进了金融单位,但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
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浪花。若芸喜欢这样的生活,安逸平静。若彤刚刚来到单位,对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和行业,她充满了憧憬和期待。然后与生俱来的性格让她不久之后慢慢地厌倦了。
“芸芸,我们单位旁边开了一个瑜伽馆。”“我同事好几个人去报名了,你要不要试试?”“你都结婚一年了,咋还不考虑生个小宝宝呢?”“整天不知道想啥呢”,热脸碰了个冷屁股,若彤没做声了。
她为啥整天和我作对呢,真是不知好歹。她到底是不是我妈生的呢。如果说姊妹兄弟在尘世中相遇是一种缘分的话,我宁愿不要这份缘分,更不想要这份相聚和相守。她和若芸姊妹情怎么这么别扭呢?有时觉得还不如一个陌生人来得温暖和贴心。
“生了,生了。”若芸边喊边兴奋地给妈打电话。“我姐生了个儿子”那种兴奋感无语言表,好像是她生了孩子。
“今后我和妈一起帮你带孩子,你就安心上班吧。”由于若彤单位离她妈比较远,而若芸却离得比较近。妹妹一句话好想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若彤即使有小孩,她也没有后顾之忧。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即便是亲妹妹,若彤对于妹妹在她困难的时候伸出之手一直永记心头,时刻提醒自己,妹妹对于她来说是有恩的。
(4)
“就住我家吧,照顾起来方便。”在妹妹即将要生产时,若彤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她的起居生活。不知何故,若芸结婚好久都没有怀孕,好像生小孩这种事对她来说很难似的。尽管生小孩对于女人来说简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生了个千金,咱家一大宝啊。”若彤有了儿子,看见妹妹生了女儿,她喜欢的不得了。“你生了个儿子,心里舒坦了吧。”看着姐姐那一脸笑容,还在月子里的若芸满脸怨气。
在农村没有男孩子就是很没面子的一件事。更何况若芸自尊心很强,她觉得自己没脸出去见人。生儿生女这是各方面因素造成的,不是人为能决定的事情,可是若芸不这么想的。
“芸芸,我报名了。就是瑜伽班,是年卡,实惠。”“要不,你也报名吧。”“我才不呢,学那些有啥用?还不如好好看娃呢。”“哼,一天净瞎折腾。”对于新事物,若芸一直是这种态度。有时想人的性格特性什么的,不一定全是后天培养的,可能有时候会从娘胎里带来的。一种余生就有的性格特性。绝对有的。
听到这句话,若彤泪如雨下。一种不被理解的感觉席卷全身,而且是来自于亲人的质疑声音。
(5)
“你怎么那么固执呢?你让亲戚和外面人咋想咱姐妹两个人呢。”“妈妈的安葬费咱们都掏不起,今后还有啥脸活在人面前。真丢人。”在娘家院子里,若芸一遍遍地指责若彤的说法。“人家国家都提倡火葬呀,有啥不好的嘛。”即使若彤知道她是赢不过妹妹的,她还是说完自己的话。不吐不快,愤然也罢。
母亲去世后,姊妹两人应该更亲近了。“你最近忙吗?孩子都还好吧。”周末接到妹妹的电话,她还是很开心的。只是猛然发现每次妹妹打来电话都是以“你”开头,而不是以“姐”开头。即使见面也是如此,若彤百思不解。这种情形好像已经很久了,以至于她都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的。
亲姐妹就是亲姐妹,没有那么多礼数,更何况人家比我也就小了一岁而已。若彤暗暗地安慰自己,不要在乎那么多形式。
安慰归安慰,一丝留在心头的不悦感,失落感,却让她久久不能释怀。她不知道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她想知道,她更想改正。她想用一切行动来挽回那一声“姐姐”。
(6)
5年后,孩子们都大了。若彤还是没有忘记她的瑜伽梦,她依然全身投入到瑜伽中去,尽心尽力,如醉如痴。在做会员一年后,她便报名了瑜伽教练班。她对老公好说歹说,终于说通了老公,让她去北京学习教陪课。
那北京那两个月里,她付出别人三年的努力,经历了人生中最为完美的一次蜕变。经过了三年瑜伽学习,她终于取得梵音的注册教练证。不断地习练,不断地提升,她的名声越来越大,让她带课的学员越来越多,加之各个瑜伽馆都投来橄榄枝。
那就在她学瑜伽5年后,她终于辞职了,离开了那个每天千篇一律的工作模式。若彤从此全身心投入瑜伽教学工作中,在新的领域里开始征程。
瑜伽是“身、心、灵”三者的升华。学了瑜伽后的若彤,心打开了,能接纳一切别人不能接纳的东西。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整个人都变了模样。
若芸出差去了南方,不知道啥时间能回家啊?每到周末,若彤还是很想念妹妹的。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什么也化不掉的。
“姐,我怀孕了。”记得那是周天的中午,若彤意外地收到了若芸的信息。第一眼看见这五个字,她眼睛湿润了,紧接着便嚎啕大哭。积聚在心头的情感顺便一倾而写,全部释放出来。她哭了好久好久。一声“姐”喊出了多少深情,只有若彤自己知道。
“还是生了吧。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别怕,有我呢。”长女如母,若彤就是如此。
(7)
“芸芸,是儿子,是儿子啊!”产妇里若彤第一次丢掉了优雅,出声喊了起来。
“你看你看,我咋看着孩子的眉毛像我呢。”“胡说八道啥呢,怎么会和姨妈像呢。”“他可是亲外甥呀。为啥不能像我呢?”
在有了外甥那一年,妹夫刚好去了外地车。家里剩下了妹妹和一对儿女。“芸芸,你还是住我家吧。咱们好有个照应。”“那你不怕我说你呀。”“你还是跟着我好好学习吧。”终于姊妹间的对话少了些许的对峙。
也许从小就住在一起的缘故吧。小外甥轩轩和她特别亲,一个笑容就融化了她的心。她也每次上完课还是出差回家,急匆匆地不是赶往她的家,而是她妹妹的家。
(8)
天越来越黑了,微风吹过,一丝丝凉意掠过,吹到脸上,身上,让人好生惬意。
每次去外地上完教培课,再去妹妹家看看外甥轩轩,若彤就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踏实感,满足感。
月亮出来了,星星出来了。她抬起头,仰望天空,不由得感慨万千。“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这些年,若彤一直追寻着,向往着这种美好的时光。
还好。四十多年以后,她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又一次体验了这种美好时光。尽管现在若芸在很多方面还和她有分歧,有异议,但是她们终于学会了包容彼此、宽容彼此、成就彼此。
“姐,你到家了吗?方便的话,回复我一下。”慢悠悠地走到家门口,正准备开门时,芸芸的信息如约而至。
今夜如此美好,静谧而平静。若彤应该能睡个踏实觉,毕竟连轴转了一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