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而有序的一天随着下午的送队而宣告结束。今天重点学习课堂和课间常规,这一天的常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很辛苦,也很有意义的,它需要反复强化才能让孩子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尽管我尽力利用游戏、情景的方式让孩子们知晓常规要求,可是机械、单调的训练着实让我看着都很心疼他们。但这个时候我不能心软,因为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特别是入学初期,更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孩子们良好习惯就很难再培养起来。再累、再苦也得坚持!
上午的常规训练,点了几个总是乱动、开小差孩子的名字。其实,我大多时候是让榜样带动,可是,有些小捣蛋就是明白不了我的良苦用心,点名会给他们一些警醒和压力。这种危机意识很重要,是建立秩序感的重要途径。
我永远相信鼓励的力量大于批评和说教。这不,昨天还让我不断提醒的潘昊辰,一上课我就抓住了他的一次表现“大肆”表扬,哈哈,结果就可想而之了,接下来的他想不表现好都难。
方法总比困难多。王锡涵就像会变魔术似的手里总能抓着东西玩, 提醒了几次也不见效果。得想个办法帮他。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谈话。
“昨天把妈妈留了下来,你开不开心?”
“不开心。”
“哦,为什么不开心?”我明知故问。想想自己还真坏,故意揭人家的伤疤。
“我表现不好。”
“你想不想表现好?”
小家伙使劲地点头,有谁不渴望得到认可呢!
“上课时手里不再玩东西,眼睛看着我,认真听我讲,能做到吗?”
又是使劲地点头。“好,相信你能做到,玩去吧。”小家伙开心地跑走了。
有时我就在想,要悦纳孩子,也要正视孩子的差异。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并不是有意违反课堂规则,只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已,那就多一份耐心,多一分细心,在必要的时候帮他一把,他会有改变的。我坚信!
今天又是站了一天,讲了一天,下午趁课间去喝了口水,刚返回班里,张译文就对我说:“老师,我们都在盼着你来。”我开心极了,忙问:“我这才离开一会儿就想我了。”“不是,有个女同学拿水杯砸桌子。”“唉,原来不是想我了。”我装作很失望的样子。还是小姑娘心细,看出了我的失落,连声说:“我们是想老师了。”哈哈,这算不算是“威逼”呢?
跟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了。孩子的世界最美好,孩子的内心最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