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藏不住事儿的人,有心事就要倾诉。
早已经不记得是谁对我说过,能说出来的事儿,都不是事儿,说明都过去了。是呀,每个人心里有太多说不出来事了。为什么不说,因为说了反而多了一些担心、忧虑。说给家人、亲密朋友,怕他们为自己担心;说给朋友、同事,怕他们替自己传播。本来就不善表达的人,也就更不愿表达了。
我有情绪就要宣泄,就要表达。对我来说,憋着事情太难受了,而且越想越情绪化。当然,不是说什么都找一个人倾诉、吐槽。我遇到的事儿不同,选择倾诉的人也不一样;我内心的想法不同,选择表达的平台也不一致。但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憋着,不然还要担心给自己憋出病来。
有一次,L先生说:“你的朋友圈和别人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我追问他。
他回我:“像一个真实的人,有情绪、有想法,有些就是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后来,我翻了翻朋友圈,发现不同人的朋友圈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有的成了宣传推广渠道,各种营销广告,与其说是朋友,更让人感觉是微商、是销售;有的成了攀比炫耀平台,各种吃喝玩乐,与其说是朋友,更让人感觉是优越、差距;有的成了人脉关系比拼,各种比赛拉票,与其说是朋友,更让人感觉是利用、麻烦……当然,现在已经好多了,朋友们更多的是记录生活,分享心情,让我们感受到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生活。
你看到的别人,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样子。而我就是疯疯癫癫、随心随性的人,不怕别人看到,也懒得隐藏我的开心与不开心。不去想太多,反而更轻松。
比如生病,大家发朋友圈会屏蔽父母,我不会。因为这反而增加了和父母沟通和聊天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状态自然就放心了。如果只报喜不报忧,他们会脑补很多,总觉得孩子在外面会受苦、会委屈……
能说出来的,能发泄出来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了。学会倾诉,学会宣泄。表达的对象不止一个,表达的方式不止一种。以前扔漂流瓶是一种方式,现在发朋友圈是一种方式;以前写信是一种方式,现在视频是一种方式;以前赋诗作词是一种方式,现在逗猫遛狗也是一种方式。
找到适合的宣泄对象,合理的宣泄方式,表达各种情绪,让不安烦闷走开,让平和轻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