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王子服,莒县(今山东莒县)罗店人。幼年丧父。天生聪慧,十四岁进入县学。
上元节,表弟小吴邀请郊游,结果中途回家了。
所幸现场美女众多,小王倒也自得其乐。
途中,遇到一个爱笑的漂亮女孩,两条腿不知不觉的追了上去。
女孩回头看了几眼,对身边的女婢说道:“目光灼灼,像个贼!”说完,嬉笑着离去。
小王从此得了相思病,每天吃不下、睡不好,母亲十分担心。
小吴过来探望,了解情况后,骗他说:“那女孩是我姑姑的女儿,还没出嫁,我去帮你说一说。”
小王大喜,忙问女孩住处。
答道:“南山,距此三十里。”
小王信以为真,抓住表弟的手反复嘱托。
小吴随口答应,尔后离去。
小王等了几天,没见回复,暗想:三十里路,也不算远,自己的事自己办吧。于是只身赶赴南山。
谷底有一处村落,里面仅有几个茅屋,修葺的到挺别致。
小王就在村里溜达,忽然听见女子呼喊“小荣”,声音很是娇细。小王循声看去,见一个女孩在采摘杏花,正是上元节所遇之人。
女孩瞧见小王,笑着躲进房屋。
小王不敢进门,就在外面守着,一直等到黄昏。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了出来,问道:“哪里来的孩子,待了半天还不走?”
小王连忙作揖,答道:“特来探亲。”
老妇问:“你姓什么?”
小王不敢应答。
老妇笑道:“奇怪了,不知姓氏,就来探亲?我看你这孩子,是读书读懵了,这里有饭有床,你休息一晚,明早回家去,问明白姓氏,再过来探亲。”
小王很高兴,跟着走进院子。
老妇命女婢筹备饭菜,再问小王姓氏。
小王如实作答。
老妇问:“你的外祖,是否姓吴?”
小王点点头。
老妇惊道:“如此说来,你的母亲是我堂妹,你就是我的外甥。当年我丈夫死的早,家里贫困,又没有男丁,索性搬到此地居住。今日能见到外甥,真是幸事。”
小王问:“姨夫贵姓?”
“姓秦,身后只有一个小妾生的女儿,叫婴宁。婴宁生母改嫁后,交由我抚养,整天嘻嘻哈哈,没有个烦心事。”说完,就命女婢去唤婴宁。
过了好一会,门外传来欢笑声。
老妇呼唤:“婴宁,你表哥在这,过来相见。”
门外笑声不止。
女婢打开门,将婴宁推了近来,仍旧掩口嬉笑。
老妇怒斥:“客人在此,你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
婴宁听了,勉强忍住不笑。
小王上前作揖。
老妇介绍说:“这是你表兄,姓王。”
小王趁机问道:“妹子多大年纪?”
老妇耳背没有听清。
小王又问一遍。
婴宁见状,掩口嬉笑。
老妇怒道:“这孩子就是少教,已经十六岁了,还呆傻得像个婴儿。”
小王笑道:“表妹小我一岁。”
“外甥都十七岁了,媳妇是谁家的?”
“尚未娶妻。”
老妇叹道:“婴宁跟你倒是般配,就是有内亲之嫌。”
小王不语,转头注视婴宁。
女婢低声说道;“目光灼灼,贼性未改。”
婴宁放声大笑,随后带着女婢走入后院。
门外笑声不断。
小王便留下住了几日。
小王母亲见儿子久出不归,就去询问小吴。
小吴想起那日谎话,于是让家人去南山找寻,果然寻见了小王。
临行前,小王请求带婴宁同归。
老妇应允,对婴宁说道:“姨家富裕,你去了也能过上好日子,将来劳烦阿姨,给你许个好人家。”
婴宁嬉笑不语,跟着小王走出村落。
二人回首看时,老妇仍在门口遥望。
回到家里,王母见到这个漂亮女孩,心下疑惑,追问为谁。
答道:“姨家表妹,叫婴宁。”
母亲说:“之前小吴说的是假话。我没有姐姐,何来外甥女?”
婴宁答道:“我是庶出。父亲姓秦,他去世的时候,我还在是个婴儿,具体的事也记不得了。”
母亲回忆:“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是有一个姐姐,嫁到了秦家,可她很久前就去世了,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正疑惑时,小吴登门。
婴宁避入内室。
小吴听说此事,沉默许久,惊问:“女孩是叫婴宁么?”
小王点点头。
小吴叹道:“姑姑在秦家去世后,姑父跟一只狐好上了。狐生下一个女婴,取名婴宁。后来姑父去世,狐带着女婴离去,再没音信。世间竟有这么凑巧的事?”
这边正说着,就听见屋里传来欢笑声。
母亲命婴宁出见。
结果,婴宁又开始放声大笑,笑的众人浑身发毛。
小吴觉得事情蹊跷,就赴南山一探究竟,发现谷地里并无村落。小吴依稀记得,姑姑坟地就在附近,大为惊叹,连忙回去禀告王母。
王母怀疑婴宁是鬼,可见她终日憨笑、全无恶意,心下十分喜爱,于是为儿子操办婚事。
婴宁逢人便笑,深得邻里喜爱。
一天晚上,婴宁忽然哭泣。
小王很奇怪,问她原因。
婴宁泣道:“我生母是狐,临走前把我留给鬼母照料。母亲尸骸仍在深山,无依无靠,还望你能伸出援手,将她与秦氏合葬。”
小王应允,跟着婴宁赶赴山中,找到尸骸,葬入秦氏墓穴。
当夜,小王梦见婴母来谢。
过了一年,婴宁诞下一子。
婴儿不怕生人,逢人便笑,与其母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