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明确单元主题目标下的备课策略——高中历史优质课观摩感悟(九)

大家好!我是才舒。

优质课比赛中课堂教学是各参赛选手展示实力与风采的舞台,而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障。

因此,参赛选手都高度重视备课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工作的好坏甚至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特别是有的课例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且各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更需要立足课标,从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有效处理好各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本次贵州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中乙组的课例《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有四个子目:1、太平天国运动,2洋务运动,3、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4、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四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单从内容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但是,如果结合单元主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并结合课标与单元导语”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则不难发现:

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是背景,救亡图存是主线;

2、单元教学重点是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那么,具体到本课例《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中的四个子目:1、太平天国运动,2洋务运动,3、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4、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上述单元与课标要求不难看出:第3子目“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第4子目“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晚清内忧外患的背景,而第1子目“太平天国运动”和第2子目“洋务运动“则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要重点分析出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弄清楚本课例《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中的四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间的逻辑关系后,本节课的重点就要放在第1子目“太平天国运动”和第2子目“洋务运动”这两个子目上。

对于第3子目“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第4子目“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两个子目则需要通过精选史料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此时列强正经历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阶段,同时也正在经历由资本主义阶段迈向帝国主义阶段,各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日趋激烈,晚清面临的内忧外患日趋严峻。

从这一课例《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的分析不难看出,对于教学内容较多、各子目之间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课例,需要立足于大单于整体教学并严格依据课标,理清各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确定教学重点,有助于我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做到精准备课、有的放矢,进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毫无逻辑、胡子眉毛一把抓。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明天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