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统行业印刷术
电信技术(电报和电话),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由一次重大的“沟通效率”的提升最终引爆的:
如果不是印刷术,人类的只是无法如此广阔的传播;
如果没有电报,电话,人类不会顺利的大迁徙;
而今天的互联网,将再次引爆“第三次工业革命”,促成原子(实体经济)与比特(数字经济)的结合。
互联网不是终点,它只是不断提高沟通效率的革命中的一个台阶而已。
我们往回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印刷术-电信技术-互联网”这三个台阶;
向未来看去,也许更多台阶还在前面,只是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和智慧还无法预见而已。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是它最大的影响。”
企业竞争的迅猛升级:从地段,流量到时间企业永远在追随客户的脚步。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人们在商铺里流连忘返。
企业争夺的是进入更多,更好的商铺。
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开始在电脑和智能手机里度过幸福的“虚拟人生”,“下单帷幄之中,发货千里之外”成为经典的消费模式。
那么,企业如果还想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就必须转移战场。
传统经济的商业距离:地段李嘉诚经营房地产的金科玉律“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为什么大家这么在乎“地段”呢?
有人会说,这是常识啊,这还用讨论?
让我们以商铺为例。
看看常识背后的道理。
如果价格不是问题,那么开店的都希望在北京王府井百货或者上海的恒隆广场有自己的门店。
如果价格不是问题,那么租办公室的,总希望的繁华的地段--地铁,公交,
开车都很方便的地方--有自己一间的高档办公室,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出行的时间,客户也更愿意上门拜访。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好的地段,沟通效率更高。
在传统经济领域,很多生意都是“见面”后才最后敲定的。
见面才更有沟通效率。
好的地段,就是在同一时间段聚集更多的潜在客户,用见面的方式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颜色,款式,大小,对人的信任,讨价还价等),
提供更高的沟通效率,促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