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我单方面觉得那些培训班老师也蛮可怜的,突然失业了。
2019 年末,我买了一本俞敏洪的自传《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昨天看简友文章后我还查到新东方自“双减”政策出来之后境遇非常糟糕,才知道国家的“双减”政策对于俞敏洪带来的是怎样的冲击。
自传中的俞敏洪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本以为历经磨难已修成正果,而现如今我想才是真正的崩溃,因为此刻不属于过去式。
塔勒布的《黑天鹅》里说到绝大多数人和事的成功都归属于幸运,我赞成。因为我也深刻认识到,只有成功过的人才会留名,只有成功过的人才会写自传,只有成功过的人才会被历史记载……相比那些成功的人,占比更大的其实是那些差一点就成功了的失败者。但是由于“沉默的证据”,那些失败者的数据从来不会被拿出来证明什么。
现在俞敏洪的光环可能因为新东方的没落而黯淡了。这时候抛开他的荣誉,读他的自我剖析时,我的感触反而更深了。很喜欢他的两句话,
一个人的成长可以用一条河来比喻,起源处都是非常狭窄的,但是在向前流动的过程中,河面一般都会越来越开阔。原因就是各种支流的汇入,水量也会越来也大。所以像长江、黄河这样的河流,最后到达大海的时候都变成了奔流的大河。
如果你更愿意去学习,更愿意去自我驱动,更愿意去交有意义的朋友,更愿意读书,那所有这些东西就像点点滴滴的水流汇聚到你的生命之流里,让你到最后能够变得越来越开阔。
一个人千万不能封闭自我,成长的道路一定得结伴而行。我之前也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口中,“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懂后半句,今年五月份的五台山之行,我结合经历以自己的观点解读了后半句,并糅合了前半句,不再冲突。将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同样认定“一群人走的更远”,但与“一个人走得更快”并不矛盾。成长路上,我们需要结伴,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要结的伴是在我们前头,当我们步调一致方向一致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结起了伴,如何赶上前头的伴,就到了“一个人走得更快”这句话了,轻装上阵,发挥独自一个人不拖泥带水的优势(我想厚积薄发这个成语的前两个字就表达着这个孤独的阶段)。
人归根结底还是群居动物,一定不要让自己太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