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总第五年进化的力量的演讲前10件事的分享道出成事做人的智慧

刚看到润总老师在针对明天第五年进化的力量的演讲前10件事的分享,讲人生、讲成事、讲AI等,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人生智慧

    (1)演讲稿的取舍

润总老师谈到,进化的力量的演讲稿虽然是闭关一个月写稿子,其实素材是这一年里,他见到过的优秀的企业家,聊过的深刻的话题,看过的前沿报告。

而闭关的一个月,就是对这个巨大的、内容过载的“素材库”,进行无情的“精炼”。每年,都会有超过90%的素材和案例,是最终无法出现在舞台上的。

虽然它们也都很好。但没办法。必须舍弃。

因为,他最终要交付的,不是“努力过的证据”,而是“思考的结果”。给读者最有价值的精华!

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是有取舍的!

(2)演讲前全情投入,演讲后全情放下。

润总谈到,初入演讲舞台,当时满心想着展示自己的“表现欲”,有时免不了想玩点花活,想搞点大场面,想抛一些震撼的观点,想惊艳、想超越观众的期待。

而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他,面对熟悉的老食客,没必要再表现,不求足够惊艳,但求持续陪伴。

同时用“坛城沙画”告诉大家对待“进化力量”演讲的态度。

演讲前全情投入,演讲后全情放下。

这里给大家把“坛城沙画”搬来,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平常心对待一切。

所谓的“坛城沙画”:

说的是一些僧侣,会花费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弯着腰,屏住呼吸,用彩色的细沙,一点一点地,绘制出一幅无比复杂、无比绚丽、代表着整个宇宙模型的“坛城”。

而最震撼的,是在坛城沙画,最终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会为之赞叹。

但是,僧侣们,会毫不犹豫地用手或者工具,把这幅耗尽心血的杰作,从中心开始,缓缓地扫掉。

最终,所有美丽的图案,都会重新变为一堆,混杂的彩沙。

然后,这些沙,会被装起来,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润总说一座坛城沙画的价值,不在于“拥有”那幅画,而在于“创造”的过程。那个过程,本身就是修行。而“扫掉”这个动作,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于已经过去的东西。

润总和他的团队精心准备演讲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做的时候用心,过了就放下。

这也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不管面对高光还是至暗时刻,都是上帝来度你的,做的时候用心,过了就放下。

2.成事的方法

(1)自律的方法

在我看来,像润总这样自律的人,即便闭关备稿期间,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如约而至,从未间断。应该是自律性强的人,可他谈到,和大家一样,他的意志力也需要考验,一天两天、十天半个月坚持还行,长时间的话也需要借助外力。

于是他30天未刮胡子,胡子拉碴提醒他在闭关写稿。

润总说胡子是“符号”,是一种决心,更是一种仪式感,始终提醒自己在闭关写稿。

他告诉大家如果你也正在面对一座需要长期攀登的大山,不妨也为自己设计一个“符号”。

可以是手腕上的一根红绳。可以是办公桌上的一株绿植。可以是朋友圈里的一句话。

关键在于,它得是一个你能看得见的东西。

因为承诺,最终是做给自己看的。

一个承诺,停在脑海里,随时都会飘散。写在纸上,就有了重量。“刻”在身上,就有了分量。

(2)AI工具的用法

从2025年春节开始,人工智能APP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和高效。尤其是写作方面,更是带来了便捷。

本次润总在准备演讲稿时用AI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因为它就是辅助工作,是助手,决不能代替本人。

润总说AI确实深度参与了他的闭关,他请AI这位特殊的朋友,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不是打字工具。不是搜索引擎。而是超级助理。

它会帮他做事实核查。比如数据、案例,他会让它去追溯信息的源头,确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据可查。

它会帮他做观点核查。当他提出一个观点,他会让它扮演“杠精”,从各种角度来挑战他,检查他的论证是否存在“幸存者偏差”或者“手电筒效应”这样的逻辑漏洞。

它会帮他做温度核查。他会把一段文字扔给它,问它,你觉得,这段话的姿态,是平等的分享,还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甚至,他会让它“角色扮演”。现在,请你模仿罗振宇老师的风格,给他那份稿子提提建议。然后,它真的会用一种很罗胖的口吻,给他提出非常独到的修改意见。

今天的AI,确实强大。它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了稿件的严谨性。

润总说AI不是打字工具,不是搜索引擎,而是超级助理。

它始终不可能代替人!

其实润总老师娓娓道来,像朋友一样和大家分享的很多,我只是粗浅的理解这一点,和您分享。

希望滋养到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