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的黄昏,在饿意的驱使下,我又一次涌出了那种强烈的、想暴饮暴食的欲望,这一回,我沉住了气,我决定不再听从本能的驱使而奔向川菜馆,而是试着让自己什么也不做,静静地体会那种饿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我闭着眼,感到胃在咕噜噜转动,似乎有点空,头也有点晕,情绪低落下来。我慢慢问自己:“你怎么了?除了饿,你还有什么感觉?”稍稍等了一会儿,我的心门似乎被打开了,我感到好多情绪在慢慢走出来:“委屈”,首先是“委屈”,几乎是昂首阔步地走出来;接着,“挫败”也低着头出来了,它非常显眼,分明是要让我注意到它;接着,“羞愧”也羞答答地出来了,虽然不起眼,但我还是认出了它;最后,“恐惧”居然也混在里面出来了,它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出来了。我一一看清了它们,便开始在心里和它们对话。
吃完之后,并没有立即感到饱足,但我不着急,等一等,因为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到胃部传递出“饱了”的信号,需要15-20分钟。果然,过了一会儿,我一点都不饿了,情绪也好起来。
之后,我也一直特别关注自己在饥饿时的心理活动,不再急着喂饱自己,而是耐心和饥饿的感觉共处一会儿,告诉自己:“别急别急,没什么,你只是有点饿了,不是世界末日快到了,少吃一口死不了人,食物很充足,随时都能吃,不是不让你吃,而是要学着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