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看到这句话后,我搜寻了很多自己培养自己这本书的书评,觉得这本书对于年轻教师,亦或步入中年的老师们,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会有一点启发,也会给自己的教学生活添加一些作料,所以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作为我们本学年第一本共读书目。
观念与情怀给我们指了一个方向,一个追寻真我的方向,智慧与技能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指导,阅读与反刍,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的的更扎实,更长远。
比较信奉水到渠成这句话,人才同样是这样。人才靠培养和打造,往往具有功利性,缺少了外力的支持,很难长久。
李老师说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生长的过程需要空气,阳光和水,但这些条件普惠于每个人。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好的生长,那就需要靠自己,自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而作为学校领导,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让年轻人自由自在的生长。
李镇西老师给自己有一个评价和定位:第一很纯粹,很真诚;第二很专一,很执着;第三有浪漫情怀,一直把教育当做诗来写,第四有儿童视角,喜欢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第五勤于思考,细腻而敏锐,能够从一些琐碎的事物中思考一些问题;第六,乐于写作。
这又给我们指人的方向,做事要善始善终,有明确的方向,把某件事当成事业来做,做的过程中及时学会反思,还要不断的学习。
有一个章节的标题很有意思,和教育恋爱并结婚。李老师经常跟年轻老师说一个比喻,求职就像恋爱,入职就像结婚。这个比喻太神似了,曾经入之前的我们,教育想象的那么美好,但入职以来,岁的事物又何曾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儿?磕磕碰碰,酸甜苦辣,亦是生活。每天面对琐碎的事物,繁杂的班级工作俏皮捣蛋的学生,我们也曾心里苦竭,也曾想要撒手不管,但是消了气之后一切还得重来。
这本书很真实,不做作,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享受她的甜美,还要承受他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