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泥鳅
——乡村怀旧系列散文之“泥鳅”
火山
傍晚蛟笑(高中同学)在微信群发信息召集去一个土豪的家食野味,实际这些野味多数是人工池塘大雨时的漏网之鱼。于总开了车来接我,捎上一位从中的师弟,大家一起去城郊某个农家院子。
院子的楼房外围用铁皮遮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好几次小型聚会,我们都来过此地。今晚我看到有塘虱、黄皮鱼、黄鳝等,院子边的池塘铁笼里还有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看到这些鱼类,不免想起多年前捉泥鳅的乐趣。
村围子不远处有一座小山,我们称之为木薯山,这座黄土覆盖的小土丘,实际上多数都是种植木薯为主,现在倒是火龙果为多,听说山已经被村里一个大户包了。木薯山脚有一条蜿蜒流动的农业灌溉渠,农耕时光牛休息时就靠近木薯山东边能够遮阴的地方躺几把,把原来狭窄的灌溉泥渠搞得越来越宽阔。可能是牛粪滋润的缘故,牛躺过那小段沟渠的淤泥特别多,味道远远就闻得不太舒服;多数人经过此地都掩鼻而行。
有一天我赶牛喝水经过这里,竟然牛愿意喝这段牛躺过的小沟渠之水,水安静下来还是比较清澈的。忽然我看到清澈的水底,有些特别的触须,凭着经验我知道这里估计有不少的泥鳅,毕竟已经看得真切了。于是,我和两个弟弟把这一小段地方的水截留,然后把水兜干得差不多。脚丫子就伸进淤泥中静静站着,弟弟们不太相信我的判断,他们就在岸边看热闹。有点清水逐渐清起来了,我也在淤泥中站了好一段时间,当我看到有些小水泡露头,乃至有些小触须在淤泥面晃动时,我知道那个地方就有泥鳅,用两个手一兜,就有一条活泼的小泥鳅。泥鳅很滑,我两手造成的小兜相对封闭,它们也无法快速潜进淤泥里。弟弟拿着的小铁桶很快就有不少的泥鳅晃动,小弟弟终于忍不住,他也跑下来凑热闹。开始他用双手随意乱兜,不过几乎没有收获,看到我一出手总是有泥鳅,他反问我怎么料定?我告诉他一些经验和秘诀,他很快掌握,并且一度超越我抓泥鳅的速度。
泥鳅很小,黑白相间,腹部显得略白整条看起来还是挺瘦小的,不像现在的人工养殖泥鳅——块头够大、好看。我曾看过有种花纹的泥鳅,那种泥鳅据说来自外国的养殖场,它一进来,养殖本土的泥鳅人士市场大大压缩。母亲看我抓泥鳅起劲,她也来了,拱着腰,她很快就懂得哪里是泥鳅的呼吸点,单手就捞起了泥鳅。那个小段的沟渠泥鳅真不少,反正我们怎么抓都抓不完。母亲说,看来这里的牛粪很滋养它们,我们 也算是间接吃牛粪了。我们三兄弟,在旁边呵呵大笑。
有人把牛赶来了,那牛挺自然的就躺在淤泥中,我们稍微避让,竟然发现有更多的泥鳅浮在淤泥的表面,于是手脚更加忙过不停。牛呼呼的喘着粗气,换个姿势有斜压一些淤泥过来,我们忙着退让,弟弟竟然不小心脚绊着了沟渠边,一个趔趄几乎摔倒。母亲看到这样子,示意我们不要再抓了,免得被牛刮着,于是我们鸣金收兵。
抬着一小铁桶泥鳅回家,我们竟然忘记了刚才农事劳作的繁忙和劳累,毕竟接着来的好餐一顿,已经让我们忘乎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