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零两个月之后,书灵院终于开课了。这也是疫情三年,解封放开后的第一堂课,大家都很期待着书灵院复课的这一天。大部分同学都经历了两个月前的“阳过”,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老师说要用今年一年的时间来恢复身体。那我们就继续学习,不误治,争取早日彻底阳康。
今天老师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物质层面的,我们每天用嘴吃东西,摄入物质,吃食物的气,也是地气,正如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是能量层面的,我们用鼻子呼气,吸气,是吸的天气。所以鼻子,人中,嘴,代表着天,人,地。皮肤的呼吸量占全身呼吸量的1/5,所以皮肤是很重要的接通天气的通道。鼻——肺——皮肤。有的人锻炼时把皮肤裹上保鲜膜,会出现起疹子,喘的情况,这是因为毛孔被闭住了,可以用《伤寒论》的麻黄汤来对治。
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都要保持它自身的独立性,所以我们身体要想吸收它,要把它转化,这需要人体自身的阳气与食物的气去较量。吸收——转化(食物与地气都需要转化)——使用(一方面阳化气,另一方面阴成形,这样才能储存起来,以脂肪,蛋白质形式储存,等以后需要时再二次阳化。)西医只看到阴成形的部分去治疗。
案例:一个糖尿病人,阳化气弱,进而阴成形弱,导致食物无法转化,无法储存,糖份都随尿液排出去了,所以容易疲劳,容易饿。接着到二次化气时无东西可化,容易出现头晕,低血糖。糖尿病人一般都是脾、肾阳虚。
肥胖的人阴成形多,阳化气减弱,气虚,所以很多肥胖人大便不成形。
很多问题可以从阳化气和阴成形去考虑。如果与天气沟通不畅,会出现喘,感冒,发烧,鼻炎,打呼噜,呼吸道,皮肤病,也是与天气沟通不畅导致。吃东西反胃,恶心,想吐,便秘,说明与地气不通,出口有问题,所以人出现了问题可先用二分法,想想是与天气不合,还是与地气不通。
如果吃完东西出现腹胀,打嗝,不消化,不往下走,说明阳化气化不掉,进而阴收藏也会受影响,出现血虚,月经少,夜尿,骨质疏松,进一步第二次阳化气不足,就会出现水肿,乏力,积水。所以很多人的问题都是在阳化,阴藏,二次阳化这三步里转圈圈,而西医体检只是检查的阴藏的部分。一个人阴阳和合,就是无病的状态。“生我之门,死我户”,是说生我的,也会害我。
分析疾病步骤
1.天气(10%):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通过六经传变到太阳经,伤害病,感冒,发烧等。
2.地气(60%):辛、苦、甘、酸、咸太多就会伤身,吃出来的病——通过六经传变到阳明胃经——三阴受伤,伤食,吃的多,吃的杂,吃的太好了,导致疾病。
3.伤于人(25%)。七情,过劳,虚邪,肝郁。思虑过重也是过劳。现在孩子有很多近视问题,除了与电子产品有关,也与肝郁有很大的关系。
4.伤于物(5%)。被外力所伤,如被撞,被狗咬等。
综上分析,很多病都来源于吃,所以把吃这一部分做好了,身体就及格了。
“四时阴阳者,天地之本也,生于本,本于阴阳,顺之者生,逆之者亡。”顺天地而养,上古天真人。
气(三侯为之气)候(节气的侯)。24节气分为12节,12气。第一个节气为节,地气升,第二个节气是气,天气降。比如立春是节,地气升,雨水是气,天气降。肺主治节,肺主调侯,就是看人能不能跟上24节气的变化。六穴中三个点都在肺经,叫天地人,是法天系统,培土调侯。治内伤调食为主,治外感用六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案例:有一个学员以前用针,后来停了很长时间,他的肺上长了一个结节,后吃汤药,三个月后复查,结节没有变化,但是医院说较之前结节更饱满了,所以学员产生疑问。
答:肿瘤、囊肿、结节、息肉、脂肪瘤等阴成型的东西要想化掉,需要先变柔软,柔软时会变大(体积*密度,密度变小,体积就会变大),所以有形的东西在治疗过程中变软,变大,是正常的,这时候就要观察五常有没有变化,是不是正常,再往后这个柔软的东西就会被吸收、转化、气化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