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在《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会惊叹在百年之前,朱光潜先生就对中国社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他没有党派,但是他的头脑无比的清醒;他温文尔雅,但是批判的语言却无比犀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真正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文章开篇就摆出了当时关于中学生与社会运动的两种观点:
一是以叶楚伧和恽代英为代表的读书无用论,认为一切青年都应该加入战线去革命。
二是以上海大同大学为代表的读书救国论,认为学生参与爱国运动是闹事,需要整顿学风。
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朱光潜先生都是嗤之以鼻的。
对于第一种观点,他指出:
如今中国弊端就在在学者不言学,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而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弛,而国也就不能救好,这是显然的事实。
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实现。辛亥革命还未成功,不是制度革命未成功,是思想革命未成功,这是大家应该承认的。
不读书可以救国吗?那是空谈。只有制度的改变不能使社会的本质发生变化,真正能使社会改变的是人的思想,而改造思想的途径就是读书。这一点,朱光潜和鲁迅的思想是一致的,正是因为看到了改造国民思想的必要性,鲁迅才毅然弃医从文,想要通过文学来拯救国民的灵魂,改造国民思想的麻木性,他在一篇篇小说里,展现的不正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给人民带来的更深的灾难吗?
对第二种观点,朱先生同样是反对的。
学校与社会绝缘,教育与生活绝缘,在学理上就说不通。若谈事实,则这一代的青年,这一代的领袖,此时如果毫无准备,想将来理乱不问的书生一旦会变成措置咸宜的社会改造者,也是痴人妄想。
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心怀天下的传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政治家的抱负,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明代的东林书院更是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青年学生怎么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不问政治呢!如果都不问政治,那么就不可能有“五四运动”,中国社会也就不会翻开新的一页了。
由此,朱光潜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救国读书都不可偏废。蔡孑民先生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两句话是青年人最稳妥的座右铭。
那么,青年学生应该怎样既读书,又救国呢?
首先,不要空谈。喊几句口号,搞几次运动,那是隔靴搔痒,只是空摆威风而已,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如果迷醉于这样的“自欺”中,必然难以看到社会的真相,那便是自侮了。谈何救国呢?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同样的观点吧!
其次,脚踏实地。以孙中山先生为例,他看到香港的街道整洁,就回到自己的家乡香山县,亲自去打扫街道,把自己家门口的街道打扫干净了。由此想到,社会上的一切污浊,都可以如此清理。那就是,从小事做起,“大事小事都需要人去做”。
别人不管,我自己只能做小事。别人鼓吹普及教育,我只提起粉笔诚诚恳恳地当一个中小学教员;别人提倡国货,我只能穿起土布衣到乡下去办一个小工厂;别人喊打倒军阀,我只能苦劝我的表兄不为非作歹;别人发电报攻击贿选,吾侪小人,发电报也没有人理会,我只能集合同志出死力和地方绅士奋斗,不叫买票卖票的事在我自己乡里发生。
而当下青年学生的弊病是什么呢?是爱摆架子,脱离生活。“学生自成一种特殊阶级,把社会看成待我改造的阶级”,这样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怎么可能进行社会改革呢?所以先生呼吁:到民间去!到民间去!先把学生的架子丢开。因为没有学生的架子,青年毛泽东才能徒步走遍湖南,看清农民的疾苦,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之,那些照搬苏联成功经验,不了解中国现状的革命者,几乎让中国的革命走向失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信我们今天的学生,读了朱光潜先生写于百年前的这篇文章,也会受到深刻的教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