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以狗为引,映射的却都是人。
爱因斯坦。第二只狗也叫爱因斯坦。然而那些爱因斯坦、时间简史都是小孩子看的,大人们不会很在乎你读什么,除了成功学和阿谀奉承的中国文学!李玩不学天文物理真的可惜了。
你给的只是你想给我的,但并不是我想要的,请理解我。李玩的父亲和继母生了儿子,由于平时没有照顾到李玩,想先补偿讨好李玩,所以送了这么一只狗,但李玩开始并不喜欢狗。李玩喜欢天文物理,因此报考了物理小组,之后李玩父亲因为成绩强行改了英语小组。李玩不喝牛奶,全家不知道,昭昭不喝牛奶,全家一样不知道。
桀骜不驯。第一只爱因斯坦很懂事,粘着李玩,被爷爷不注意弄丢了。第二只爱因斯坦,桀骜不驯有脾气,昭昭打了它,于是咬了昭昭,所以要被送到狗肉店(虽然父亲把它到了流浪狗收容所)。桀骜不驯的李玩在面对爷爷奶奶父亲继母姐姐的压迫时,你还是被驯服了。全片中只有第二只爱因斯坦有自己的棱角,谁伤害了我我就狂吠甚至咬他,只有李玩真心爱着它,它离开了李玩之后绝食而死去。
男尊女卑。儿子出生了,爷爷说名字要认真取,可不能像李玩一样随便取,像个玩笑。李玩推倒了爷爷,差点害奶奶走丢,直接就是一顿毒打(这一段父亲打李玩的戏很真实),昭昭打了奶奶全家都在哄着孩子,是的,昭昭还小不懂事。也许你才是全家的希望吧!反正你迟早要接受这样的“懂事”教育,最后昭昭哭泣在冰场就代表了他将接受的是比李玩更早更严厉的“懂事”教育。
中国家庭权威。爷爷丢了狗,一句道歉都没有,甚至在争吵时爷爷用自己的权威质疑:爷爷奶奶还不如一条狗?父亲则更简单,带了假狗回来欺骗为先,后来直接打一顿让李玩道歉。长辈的权威不容质疑,无论如何我都是你爷爷,是你父亲,是你长辈。当然,打你骂你就是爱你也贯穿了我们的成长期!如果第一条狗走丢时,父亲陪着去找,就算找不到,那种基本的共情就够了,之后再买狗或者其他补偿,整个青春都不一样了吧。当然,逼着孩子喝酒,送走第二只狗等等都说明了,这本身就是成长的悲剧。
懂事。
当一个孩子“懂事”了,也许是因为她害怕,她妥协了。
第一次丢失了狗,除了姐姐李堂没有人帮她,而李堂也在动摇。第二次换来了假狗,周边的所有人都是伪善的精神压迫者。在奶奶差点走丢后,李玩迎接了他的懂事教育,父亲的辱骂毒打。于是,她对着爷爷奶奶说对不起,也接受了假的爱因斯坦!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开始的?
第一次李玩在父亲的饭局上,他拒绝听“大人的谎言”离开去看父亲要答应的天文馆展览,但并没有看到。之后李玩在父亲的饭局,她已经在各种眼色下喝下不喝的牛奶、红酒,甚至在刚刚失去心爱的狗时吃下狗肉,并说谢谢!
李玩在自行车上说出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时,已经开始了“懂事”的蜕变。
中式教育大概就是这次考了多少分,我家孩子比你家孩子强了多少,考了什么好学校,工资有多少,做什么好工作....最终活成了大人要的样子!从初生的喜悦到长大的世界,这种“懂事”教育一直在蔓延,直到我们老去。略显荒唐,我有些理不清里面的矛盾和中庸之道!在这样的世界里大部分人都被雕刻成同一个样子!或者说小时候的压迫让我们习惯成为家庭想要的样子,长大后也继续习惯变成大家喜欢的样子!成为命运脚下的蝼蚁!
当然还是有幸运儿可以找到自己的。找到自己。
Hypocritical。那句复读了好几遍的Hypocritical似乎正是电影的主题。
在当父母之前,请一定好好学习怎样做好父母,不要让你的成长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狗被关在卫生间和李玩自己躲在卫生间;李玩喝啤酒被父亲骂,李玩父亲却让李玩陪别人喝红酒;老师和同学们都只顾着打死那只惊慌失措的蝙蝠,这种生命的漠视,让李玩抱回了第二只爱因斯坦;片中李堂、李玩和高放的三角恋关系也正是我们青春关于爱的懵懂。诸多请自行体会。
片中表达的远远不止成长,家庭教育。李堂的角色定位一边是安慰者,一边是合谋的施暴者,这种成熟远远隐于大家的目光。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更多的是谎言。女性还是属于弱势群体,小时候的偏见造就了长大后的样子,还不自知不自强(这一段话请勿对号入座)。李玩爷爷造就了李玩父亲,李玩父亲是否会造就同样的昭昭呢?爱因斯坦和李玩正如同狗和十三岁的少女,狗十三。
演员从老人到孩子演技一般,只是最后昭昭滑冰那一段让我觉得背后是不是真的在欺负昭昭,至于昭昭如此可怜如此逼真。整体演技8分左右。
严重怀疑剧情删减,不连贯,有些地方我可以想象答案,但我需要你给我肯定的答案,我认为还有更多片段的,这也是我怀疑演技的地方。当然,这部电影2013年就出来了,期间广电审核删减了多少我不知道。尽管剧情一般,但都是写实的情景。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些,真心恭喜你!
整部电影比较平静,只有少量镜头会让人笑起来,大部分比较沉静,当你把自己代入到某个角色时甚至会绷紧神经。
曹保平,没想到《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以及《狗十三》都是你的作品。谢谢你!
家庭教育,成长,父爱,狗!
祝好!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