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社会分工扩大,生产社会化越来越加深。生产社会化就是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转化为集中的、由社会分工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生产的过程。
这种生产社会化的表现分为四点:一是这种生产社会化的加深扩大了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使得生产专业化;二是资本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化;三是世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系把一切弱小国家卷入。这四点可以体现现在的生产越来越精细,协作(协作就是有计划的协同劳动)范围越来越广,形成的跨国公司发展非常的快,以及由跨国公司充当纽带,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越来越深。
国际生产社会化使劳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是劳动与资本的隶属关系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工人只能从事机械的简单劳动,越来越难以脱离资本家从事独立生存。马克思把这种隶属关系的变化称为“形式隶属”和“现实隶属”。
劳资关系的变化还表现为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变化,大致上是不变的,但是工会的发展使得工人的地位或者说权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维护,但是这种保护是有限的。其次是现代有些大公司发展雇员参与制和雇员持股制,这种制度并不是说工人拥有了公司的决策权,只是一种让员工自我管理,提高劳动积极性的一种手段,减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摩擦,从而缓解劳资关系的对立。因为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化,公司的管理者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分化,经理等特殊的雇佣劳动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