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儿子还在广东东莞上幼儿园时的事情。
那是2006年春天,幼儿园组织去生态植物园游玩,我们到达时九点半左右,接下来参观植物园,植物园不算太大,两个多小时,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节奏不算太赶,运动量也合适。
午餐是幼儿园提前联系好的餐盒,家长孩子都是一人一份,三菜一汤,中等份量。
儿子大概跑累了,很快吃完了他自己那份,还帮我吃了一些,这让在座的家长朋友羡慕得不得了:“这孩子胃口真好!”“这孩子不挑食,好养!”
“我家孩子有他一半的饭量,我都知足了!”“我家孩子挑食得很!”……家长朋友大吐苦水。
孩子挑食,真的是个令家长朋友颇为头疼的问题。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挑食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大致总结了一下,仅供参考:
01,长期喂食:
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后,家长还是喂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因为一边喂饭,一边催促孩子快吃,长时间下去,孩子觉得吃饭是一种负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并出现厌食、挑食、边吃边玩的现象。
02,过于依赖零食:
正餐挑三拣四,没有吃饱,两餐之间靠零食补充,这种现象恐怕并不少见。
03,口味问题:
有些家庭口味可能比较重,家里人特爱辣,而孩子不喜欢;还有,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喜欢某种食物,就天天做给他吃,再喜欢也有腻的时候。
04,家长的不良示范:
家长自己也挑三拣四,餐桌上经常出现“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一类的言语,孩子必然会学样!
05,边玩边吃:
比如追着喂饭,或者一边玩耍一边吃,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分散孩子的食欲。
06,就餐氛围不好:
如果吃饭的时候家长们总是在吵,或者餐桌上氛围总是不开心,必然影响孩子的食欲,进而造成偏食或者厌食的问题。
那么,怎么避免孩子挑食呢?
首先,要控制孩子零食的量和种类。
在餐前一个小时,不要给孩子零食,尤其是带甜味的零食。一方面,当胃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饭最好吃。另一方面,进食甜食后,血糖会快速升高,会明显抑制人的食欲。
其次,带孩子多运动。
消耗了体能,消化也会加快,人就会出现饥饿感,饥饿的时候,饭菜都会更香。
第三,不要无意识地强调
无意识地强调孩子不喜欢吃什么,这是心理暗示,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思维定势:我不喜欢吃这个东西,久而久之,就真的不喜欢吃了。
这让我想起二姐和侄儿来我家玩,我煮了酸汤黄骨鱼,吃饭时,我夹鱼给侄儿,二姐马上说:“你别管他,他从来不吃鱼……”侄儿立马端起小碗,藏到身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边摇边喊:“不吃不吃……”
我跟他商量:“这鱼没有小刺,你尝尝嘛,万一好吃呢?那你岂不是错过了好多美味?如果觉得不好吃,吐掉就是了,没有关系。”
侄儿半信半疑,挑了一点鱼肉,皱着眉头,“大义凛然”地放进嘴里,尝了尝,眼睛睁得老大:“咦,舅妈,这鱼真的挺好吃呢!”
吃完了我夹的那条,侄儿又主动夹了三条黄骨鱼吃了。二姐大跌眼镜:太不可思议了!
第四,家长不要挑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遗传基因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也不会喜欢吃,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以试着把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和他爱吃的东西放在一起做,味道好极了,她自然就不排斥了。
第五,菜色要灵活多变,花色齐全。
将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形状,或者,各种有趣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给食物起各种有趣的名字。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我在四川全职带孩子的十三年,餐桌上始终保持着:早餐一周不重复,中晚餐半个月不重样。
另外,孩子的口味在家长的手底下养成的习惯,家长从来都不做的食物,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吃呢?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家长厨艺也是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做出来饭菜如果不好吃,自己都嫌弃了,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呢?
我们要做到营养均衡饮食,要注意蛋白质类的食物,肉,鱼,蛋,奶,平常的蔬菜主食等都要摄入。
第六,保持餐桌氛围开心和谐。
餐桌氛围好了,身心得到自然放松,胃口也就跟着好起来了!
最后,来几张我平时做的菜,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吧,愿孩子们都告别挑食!
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217)篇 1592字,累计290874字。(主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