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
夫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古代文化,努力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三十岁知礼明仁,形成了自己的仁道思想,四十岁对自己秉持的仁道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明了自己天命所在,六十岁不再有逆耳之言闻过则喜,七十岁从心所欲,听从内心的指引,所思所行,合乎礼,合乎仁道。
释义
夫子自述修道次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境界,七十岁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与道为一,终至化境。夫子自谦之词乎?非也。夫子以一生修道体悟作例,勉励后学也。夫子所言仁道,君子之道也,是一生的功夫,没有止境。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个时代,高寿者更为稀少,能达到从心所欲境界的就更为稀少了,修道岂不是一生的事业。
夫子所言,皆从内心体悟说,从自己说。志于学,学什么?学古代文化,学成为君子,夫子之道,不是天道,不是神道,是仁道,是成人之道。三十而立,内心有所依靠不再迷茫无所适从,是为“立”,通过学习修行建立形成了自己的仁道思想系统,吾道一以贯之,那个“道”建立了起来。四十不惑,是对自己秉持的仁道不再有疑惑,或有批评者,自己能够辨别,内心坚定不移。五十知天命,明了自己天命所归,天命所在,乐天知命,道之不行知之矣,整理诗书,教授弟子,传道受业。六十耳顺,所谓忠言逆耳,批评的声音总是难以听进去,闻过则怒,是人之本能反应,批评的声音不再逆耳,则内心修炼到一定境界,人的自然性逐渐消退,人的德性日益丰满,先天的小我,逐渐长成内心丰盈德性圆满的“大人”,这是一个逐渐社会化,文明化的过程。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于化境矣。
或有人解“不惑”,则以为“事事无疑惑”。解“知天命”,则以为夫子明了天道自然万物之理。都不通夫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