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李燕给我发给文件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我打开看了标题是关于作业设计的案例,就同意了,她叫上几个年轻人算是成立了一个小组。周五兰霞问我让她准备什么,我才开始认真研究了文件。这是是教育局关于单元作业案例设计的内容,以某一章节或者是重组单元都可以。元旦在家又反复看了几遍文件,又在网上查看了些相关资料。由于之前没有具体操作过,这也应该属于是双减政策的新要求,可借鉴的材料不多。反复思考,结合自己这学期的课程,脑子里有了大概的雏形。
今天周二开始上班,第一节没有课,就坐在电脑前开始按照我的思路着手准备,正好李燕他们几个也来了,我们相互沟通自己的想法,最后确定以六年级《圆》这一单元进行设计,并确定了重点部分和大概的分工,大家分头准备。第二节上完课,抬头看到办公桌上的《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一书。这本书是春期校长去上海参加培训时买的书,回来后送给我的几本书中的一本。但是一直躺在我的办公桌上到现在,中间只是随手拿起翻翻,并没有看。这个时候看见这本书如获至宝,也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开始看了起来。这本书着重介绍了2013年10月开展的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历时两年多,对30000分左右的作业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对现实作业效果如何、影响作业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作业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书中很多理论和研究数据非常有说服力。把与本次作业设计有关的章节先看,边看边画重点,中午饭也没顾上吃,书倒是越看越有启发。书中说:作业是教育领域中熟悉的陌生人;书中质问:作业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书中用详实的数据得出作业负担越轻越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的结论……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本书放了那么就都没有认真的看过,用到了才想起来,临时抱佛脚,又能吃透多少呢?如果早早的已经把书看完,把作业设计的弊端规避掉,把作业设计的质量提上去,一方面真正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自己对作业设计的策略也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又联系到另一件事。下午到区里开会,主要是党建工作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差不多一个小时的会议,安排的任务可真不少,关键是还要得急。今天4号,最早的要6号交,还有一个7号交。领导说是一篮子的事,还真是一大篮子的事。脑子里不停地转动,咋办?这几天估计觉都睡不上了。路上静心一想,党建工作中有两份材料之前是写过的,只需充实就行,一个没有做过,看能不能用上之前的材料往上靠,还真想起来了一个。另一分材料交给田老师完成上报,档案材料随后再准备就好。一堆子的事就这样分解了,幸亏之前有储备,用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时候的忙是因为准备不足。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简单易懂引人深思。步入社会工作以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书”,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书本,但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学到知识的人和事,都可以称之为“书”。哪怕每天进步一点,随着时间推移,知识储备就会大大增加,应该持有“学无止境”的心态,方能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