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女儿又发信息给我“想回家了”,以前我看到这种信息,会有恐惧,烦躁,无助,愤恨的情绪出来。今天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很淡定,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回复她的信息,我觉察到当我抽离出来,不被情绪控制时,我会想到办法的。
我淡定的回复女儿信息“宝贝又想家了,很快就可以回来了呀,还有两天啦。”很简单的话。女儿立马回信息了,发了个沮丧的表情。我一看她是拿着手机的,所以我问她是否能打电话,她很快给我打过来了(以前我特别害怕接她电话,因为总是各种的难题给我,让我无助和恐惧,我想逃离她的电话,有时就会不接,因为不知道如何回复她。)我很温柔的问她“吃饭了吗?妈妈看到你的信息了(觉察此时敢于直面问题了),在学校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了?”她说:“也没什么,就是学校的饭不好吃,我看好的鞋子现在降价了,我没有防晒霜了,没有护发素了,还想买……”哈哈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有时孩子表面传递的信息真的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我们要去看到孩子背后正在要什么。女儿只是经由一个话题,表达出她真实的想法就是各种要买东西。
前天她给我打电话也表达过想要各种买,那时我的感受是有情绪的,认为真是个花钱的祖宗,上学的孩子整天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年纪这么小买什么化妆品……反正各种评判否定的声音在,所以当她表达的时候我已经被情绪控制了,没有有效的与孩子互动,自己还在憋着不满的情绪,让自己很难受,认为孩子真是个麻烦。
今天我觉察到,当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有能力和力量去面对所谓的麻烦了,也会很快的找到办法,能有效的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能觉察到孩子的内在,更能有效的与孩子沟通(合课程中的迷尔顿语言可以用了)。
我看到孩子实际是想买东西,我带她去看最近她花钱有没有超预算?有些东西是不是现在特别急不可缺?让她回观一下自己最近都花了哪些钱?都买了哪些东西?不否认孩子买东西是错误的,鼓励支持她买的我又不想无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