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不是推得,牛皮不是吹的;坤师这个五改,也不是盖的。自从他统筹四人的消费卡,司任“总理”一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日渐的提高。
首先是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拿回来”的政策。八监区有自己的厨房,几乎每天都要卖“小炒”。坤师利用到那边出工的便利,带回荤菜,改善伙食。
更重要的是对内搞活,实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政策。坤师早就盯上了,操场边空着的一个小花台。他陆陆续续地从八监区木工车间搞来了一段尺把长的青岗木、两桶锯末面,又从厨房弄回来了二十多根子粒的玉米棒子。
先将青岗木放在水中,泡上一个星期,将其发涨,然后在花台中挖了个半米深的坑,撒上寸许厚的一层锯末面,在并排放进玉米棒子,上面摆上泡好的青岗木,把余下的锯末面全倒进坑里,埋上一层薄土,工程就算完成。
飞机和憨弟不知坤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教授虽已猜到八九分,却笑而不喧。大家怀着几分期待的心情,等着秘底揭开。
过了没几天,一场夜雨过后,出了一点烘烘儿太阳。
吃过晚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坤师兴高采烈的叫上其他三个人,一起去看“收成”。
只见小花台里,七七八八地冒出了不少浅褐色的菌子,一朵一朵的,象撑开着的小雨伞。虽然颜色不如花儿鲜艳,但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争先恐后的样子,显得十分活泼而可爱。
憨弟他们简直就看傻了眼,从心底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老鬼真有两把刷子!
坤师一边得意地吹着口哨,一边悠闲地采摘着菌子,俨然一副科技创新者、致富带头人的样子。
晚上收监锁门以后,坤师一句:“开火!宵夜!”几个人就忙开了。
飞机找出用水桶的铁丝提手做成的支架,将就监狱发的大铁饭盒,在厕所里摆开了架式。
坤师将洗好的菌子放进饭盒,加了水,放进了猪油。猪油?对猪油。用每周五吃的大肉时省下的肥肉熬的,自带盐味的猪油。这又是坤师的杰作之一。
含弟则用开水[泡了四碗白味的方便面,在那儿闷着。
在坤师的调教下,飞机已经达到一张报纸烧开一饭盒水的境界,煮汤又另当别论。坤师亲自操刀,一边加燃料,一边指导飞机如何集中火力、把握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