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从河姆渡到良渚,新石器时代的先人们无疑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使现代人的目光又一次放远在了5000年前。在良渚时期,手工业、农业、纺织业等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种类繁多、雕琢精美的玉器更是达到了史前玉器的高峰。
我们就以玉琮为例,了解其前世今生,挖掘出良渚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吧!
前世篇
良渚文化的代表是良渚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
· 在良渚遗址中,出土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玉器:玉琮
·玉琮,这种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为主的内圆外方,薄厚均匀、边角分明、轮廓端正的玉器,做工精细,体现出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其中,独特的纹路不仅给人产生一种神秘的美感,更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关于文化、宗教的考古依据。
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后因后人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的说法为据。
·玉琮至今约4000~5000年。据专家考证,玉琮具有以下功能与意义:
1.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同神的法器;
2. 其造型“内圆外方”,似是印证“壁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
3.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为玉琮都在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墓葬中出土,似乎显示墓主人生前的一切。代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种葬制。
在追溯过去的同时,更要关注现在。。。。。。
今生篇
·就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或许证实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
·英国知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认为,良渚坝区遗址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从全球来看,良渚使中国国家和社会的起源达到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印度文明相同的水平。这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遗址揭示了这个早期国家在城市文明方面所创造的“藏礼于城”和“湿地营城”的规划特征,展现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更是对世界文明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玉琮,只是简单的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手工业的发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没有良渚文明,就没有中华文明,它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发展,玉琮,就是对其文明发达的证实!
编者:八(5)班 瞿子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