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2022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廿九日)下午,母亲来电说父亲气有点急,当时我以为父亲患病有几年了,这种情况应该是正常的,我给母亲说再看看吧,如果病情不好转,我马上赶回。我与母亲通话结束还不到一个小时,妹夫来电说父亲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反复追问妹夫几次才证实是真的,当时感觉好像是天塌下来一样,我怎么也不能接受,顿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急忙做些简单准备,流着泪开车返回老家。一赶到老家就直奔父亲房间,父亲已经静静而安详的躺在床上了,我掀开父亲的面纱,抱着父亲痛哭起来,父亲您为什么一声也不告别就走了?作为您儿子我怎么能够接受?但这是事实,我的父亲,我的好父亲,我的伟大的父亲,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永远的离开了他心爱的儿女!
父亲出生于1933年5月23日,当时家里非常穷,没钱上学,父亲只上过三年小学,斗大的字没认识几箩。当父亲10岁时,爷爷得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因如此,10岁的他就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撑起了这个家,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19岁父亲与母亲结婚,1954年大姐出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欢乐,爷爷奶奶父母对大姐疼爱有加,1958年我也出生了,这三年正好碰上经济困难时期,家里的生活更困苦了。这期间父亲除了种田以外还外出拉车赚一点小钱,来维系家里的贫困生活,1960年躺在床上10余年的爷爷去世了。当时父亲才28岁,那时他已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了,在爷爷去世前一家六口全靠父亲一个人收入来养活全家,这样父亲身上的担子更重了。1962年大妹妹出生。1964年大“四清“运动,父亲还被批斗了。说是父亲开荒扩种,要割掉资本主义尾巴。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20年时间里,在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历史条件下,当时的最小生产组织单位是生产队,父亲担任生产队长长达10余年。父亲在担任生产队长期间,既要安排好本队的生产和生活相关工作,自己还得全程参加劳动,生产队长这个职务只有责任,没有报酬。就这样父亲为全队村民(当时称社员)服务了十余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得到了全队村民的好评和公认。这期间父亲除了干好生产队长和本职工作以外,还要料理好家里事务。按照当时的政策家庭还有自留地,在大集体的情况下,白天只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自留地农活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完成。我还记得很清楚,为了种好自留地,父亲常常是利用午休时间和下午收工后的时间去自留地干农活,晚上8点回家是经常的事。期间的1965,1968年两个弟弟先后出生。1972年最小的妹妹也来到人间。这时奶奶也已去世,全家一共8口,生活非常困难。为了增加收入,父母决定养母猪,仔猪最喜欢吃豆腐水和豆腐渣,所以父母决定一边做豆腐一边养母猪,父亲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夜里回家推石磨,磨豆浆,做豆腐。妈妈负责做豆腐全过程工作。当时我和姐姐都很小,妹妹弟弟更小,一个人推不动石磨,只好两人一起合推,来减轻父亲的劳动负担。除了集体劳动收入以外,养母猪做豆腐一共持续了20余年。这件事成为家里副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里生活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父亲是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八十年代初,实施农业和林业生产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从实施责任制以来直至2012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全家承包的土地除了种植粮食外,主要种一些有经济作物的农作物,如辣椒、茄子、西瓜、芋艿、茭白等等。像辣椒还进一步加工为辣椒酱,送到各地或市场去卖。为家里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
除此之外,父亲经常还利用空余时间,买点红糖做点小生意,有时还会种点药材卖。还买来弹棉机,为村民弹棉代加工,赚点加工费。总之,父亲除劳动生产以外,在国家政策允许前提之下搞点副业,增加收入来解决家里生活困难。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集体化的情况下,我们一家8口的生活在父母亲的辛勤劳动之下,还是过得比一般家庭稍好一点。虽然不能吃好,但基本能吃饱,平常吃饭偶尔会有点肉,过年也有新衣服穿。70年代流行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三大件,我们家有两大件,有上海手表和凤凰牌自行车;还有凤凰琴、口琴、胡琴等娱乐工具,丰富了农村枯燥的文化生活,给我们兄弟姐妹的增添了不少欢乐。村里的其他村民还羡慕我们家。为了改善家庭的住宿条件,父亲节衣缩食,分别于1968年和1990年两次修建新房,旧房的修缮不知多少次。兄妹6人都感到很满足。
父亲虽然文化很低,但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善良、宽容、诚信、节俭、孝顺、自立、淳朴的农民。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舍得花钱,想尽办法培养教育我们兄弟姐妹6人,尽一切可能供我们读书。宁可生活苦一点,也要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我们兄弟姐妹6人都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弟弟还在美国大学深造,成为本村唯一一个在美国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是我们县留美优秀人才;本人和小弟弟都是大学本科生;大姐毕业于龙泉师范;大妹妹和小妹妹均是高中生。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农村是少有的。
父亲对6个子女的教育也是非常得体,他从不打人,很少骂人。就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做的不对,他也以瞪眼或以做示范等其他方式来纠正我们的错误。我们做的不对的时候,父亲往往瞪一下眼我们就知道做错了,有时父亲会示范给我们看。父亲常常教育我们,要诚实做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勤俭持家。父亲经常说该花的钱要花,不要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父亲对自己十分严格,决不浪费一分钱,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怎样处事。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现在我们兄弟姐妹6人都已成家,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这与父母言传身教,精心培养是密不可分的。父亲也感到自己的子女有出色,有时会在别人面前夸自已的子女“我有一个儿子在美国成为博士后,是终身教授;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还当了局长;最大的女儿和最小的儿子都是人民教师,其他两个女儿也很有成就。” 父母在晚年过着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我们兄弟姐妹6人由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对父母都非常尊敬,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父亲的那种“勤俭持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再苦也不讲苦,再累也不觉得累,苦在人前,乐在人后”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把好的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愿父亲大人一路走好!父亲大人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