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你写游记》学习笔记之十四:炼字炼句,感性理性齐飞
卞毓方,1944年生于江苏。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系专业。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学硕士。中国散文家协会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顾问,《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他的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虹,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其风格如黄钟大吕,熔神奇、瑰丽、嶙峋于一炉,长歌当啸,独树一帜,颇受读者喜爱,有“南余(秋雨)北卞(毓方)”之说。
著有散文集《岁月游虹》《雪冠》《长歌当啸》,传记《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寻找大师》等。
做菜的难处,在于色、香、味俱全,只有视觉、嗅觉、味觉全方位地得到刺激,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食欲。写文章的难处,在于才、情、学、识兼备。能够兼有灵气逼人,感情充沛、学富五车、见解独到的作品,可称之为“精品”,其作者可称之为“精英”。卞毓方就是一位安静沉默的“精英”,其作品则是有真材实料的“精品”,
作家胡建民说,看小说要看李国文的作品;看散文要看卞毓方的作品。作家汪渺说,走近卞毓方,就走进了中国散文的真正高度。王岳川说,卞毓方的散文不仅是文学家的散文,也具有哲学家和思想家的风采和锐利。
季羡林说,毓方之所以肯下苦功夫,惨淡经营而又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他腹笥充盈,对中国的诗文阅读极广,又兼浩气盈胸,见识卓荦;此外,他还有一个作家必须具有的灵感,卞毓方散文的美,首先在于文字。
《林飞论散文》中指出:散文美质最重要的根据,是它文字表达的功力。凭藉文字本身丰盈的光彩,充分表现出多种多样灵动的风格来,而感情与思想的激流,就蕴藏和渗透期间。
特别是游记,没有美的文字,如何表现美的景物,炼字炼句从来就是为诗为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烛影摇红》为例,我们可以窥见卞毓方炼字炼句之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选词语。如“一任流线型的小轿车,流入小城温柔的暖夜”,不用“开进”“驶入”而用“流”;“湖边吆喝着一溜大排挡,大排档的擘弯,拢着一个戏摊”,不用“开着”“排着”而用“吆喝着”,不用“围着”,而用“拢着”。
“幽味的,浸透甘蔗甜味的月色里,消融了,消魂了一对又一对的情侣”,用“幽味”修饰“月色”,用“消融”“消魂”来支配“情侣”,……无不是沙里淘金,以一词点亮了整句。
二、词性活用。如“橱窗恍惚着一幕又一幕浮世绘”,“不远处,浑圆着一道单孔的石桥”,“桥的前方,冷清着一片服装市场”,“恍惚”“浑圆”“冷清”三个词语本都不是形容词,这里却被借用于动词。书不能读死了,词不能用死了。活则性灵。
三、移用古诗文词语。如标题“烛影摇红”,原为词牌名,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改编,进来形容描绘帝王将相之家辉煌靡丽的歌舞场景。“戛玉敲金”出自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人青冥。”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四、使用文言词语或句式。如“俄见俊男三五成行,驾驶摩托车呼啸而过,又有美女步出画堂,乍惊鬓影,已闻衣香。”“古韵古风,亦拙亦雅,令人不知今夕是何夕,不知此乡是何乡。苏东波至此,岂不要望月吟啸?”……这些句子中都大量使用文言词语或句式,一文一白,反而使文章精致雅典,璀璨绚丽,才气逼人。
五、大量采用对句整句。如“喇叭无声,街景无痕,尘嚣无影”“街树飒爽而多姿,行人安详且稀疏”“有座椅供舒适,有茶水添滋味”……这些对句整句的使用,使得文章焕发出一种对称、整齐之美。
有人把卞毓方的散文称为“学者散文”,也有人称之为“知性散文”或“哲思散文”“大散文”什么的,我想不管是哪一种,离开了炼字炼句,离开了苦心经营,啥都不是!
郑雷明在《名人教你写游记》一书中向读者推荐了卞毓方的《谒乾陵》和《烛影摇红》两篇游记,都值得正在学习游记的写作者阅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