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学的课堂学习
1978年4月,我已经32岁,有妻有女。重新走进学校,又当上了学生。开始并没有上大学的感觉,学校连校舍都没有,借用如皋师范的教室上课,宿舍不夠,我住在如城,就做了走读生。教课书也不全,有的同座合用一本,有的要求自己去借。
但是,条件再差也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家都珍惜來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晚自修看参考书复习……,个个分秒必争。
一学期下來,所开的几门课,我们班上多数学生考分在九十分以上。特别是高等数学,我的学期总评是100分。任课老师说,我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都是100,他又检查了我的平时作业也都是优秀,才给了满分。
辅导员倪老师鼓励我,说我的高考总成绩和理化单项成绩都是出类拔萃的,要继续努力,保持领先。可惜我的最佳学习年龄已过,又有家庭拖累,下半年学校搬到南通后,我每周两头奔波,再也没有拿到过第二个满分。
76年我被招工回城时,把属于队里集体的蜜蜂移交给他人管理,自己留下了几箱蜂放在如城郊区,也能搞到一些收入补贴家用。学校搬到南通,为了管理蜂群,我只有每周六回如城,最快周日赶回学校。但这样只有半天时间可以处理事情,所以往往要多请假一天,周一缺课。
虽然辅导员顾老师了解我的苦衷,尽量开绿灯,但是我每周几乎缺了20%的课,补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周二到周六上午,既要上新课,又要补缺下的课。每一科目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向韩良恺同学借听课笔记看。她的笔记很详细,几乎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了下來。看她的笔记比听课的效果都好,因为不懂的可以反复看。我真的很佩服韩良恺的能力,怎么能手、耳、脑三者同时发挥作用?我上高中时就是怕影响到听课效果,而从来不记课堂笔记。感谢韩良恺同学,在她的无私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仍旧保持优秀。
就是在学习时间这样紧张的情况下,我还积极发挥了自已的特长,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我设计绘制了半导体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板,得到同学们的广泛采用,装成功很多台收音机。
我还动手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虽然当时南通只有狼山顶上有个转播台,学校里的电视有良好的天线,图像质量也不佳。我的电视在宿舍里,门外架了个简单的天线,收到不太清晰的图像,同学们还爭着前來观看。参加了学校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
我的大学三年虽然学习刻苦,生活辛劳。还是收获颇丰。
我毕业时档案中的成绩单如下:
高等数学 100 88 84
力学 95
热力学分子物理学 83
电磁学 93
光学 90
电工学 95
理论力学 94
无线电电子学 95
原子物理学 96
分子物理学 83
电动力学 81
热力学统计物理 优秀
量子力学 良好
中学物理教学法 良好
数理方法 良好
政治 70 70 74
体育 良好 及格 良好
在毕业分配调进如皋中学后,一次和校领导们聊天,我说自己的板书很差,又不会说普通话,不具备做好教师的条件。薛明老校长说:这个方面你比顾年是差一些,但是我们看了你的档案,大学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很强,学校需要这样的人材,我才把你们都调进來的。
其实我只有专业成绩是好的,政治,体育成绩就是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