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导师 #作业
原文摘抄:
1、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2、刻意练习与其他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他需要一个已经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3、刻意练习也是一种一种有目的的练习,而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
4、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的提高那种能力。
核心概念转述:
1、可以从事这一行业、优秀、最杰出,三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在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时间的长短。通过书中的例子,无论是小提琴、芭蕾舞等,超过一定的时间的练习也许就不是那么有趣,驱动人们不断进行练习的不是他的动机和兴趣,而是他们的认知,是因为他们清楚的指导,想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
2、刻意练习与其他有目的的练习重要的差别是:第一,这个行业或领域已经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评价,有量化的工具去评价技能水平,比如体育竞技打分、象棋比赛等;第二是,需要一位可以指导你并且能够布置作业的导师。导师就是了解这个行业,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出这样的能力。
个人经验:
1、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自己读书和提炼观点的能力,用自己的话出来,并且主动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中,让书本知识与自己有更深度担心的链接。
2、这两天工作中有了更大的调整,但是我现在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做好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在一次次的迭代和重复中一定会越来越好。
3、可以指导自己的导师很重要,突然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布置作业,第一是让孩子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第二其实也是在进行有目的的指导,虽然这样的指导不是一对一的,但是也是通过作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然后可以不断的练习这部分。
行动指引:
1、每天腾出来时间读书,并且输出一张SS卡。
2、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认真听课,完成作业。
不论主业和副业,抑或是情绪管理,个人修养,这些都可以用刻意练习的方法。那当然自己也可以是自己的导师。比如我的情绪管理,我就是自己的导师。
人还是要多看书,多思考。看了以后,思考以后,就会发现,知识不仅仅可以用在工作中,也可以用在家庭中,用在教育孩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