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杂忆

1

一到了冬天,我就会格外想念白菜。

早年老家人基本靠腌菜猫冬,说“腌菜”默认就是腌白菜——腌芥菜、腌萝卜菜得加前缀。

整个冬天到初春,菜地都冻着没啥菜可吃,浸在缸里的腌白菜就是过冬的底气。

记忆里除了超好吃的白菜心,新鲜白菜几乎没吃过,好像种它就是为了腌。

2

农历七月底撒白菜籽,一个多月苗长半尺高移栽。

通常一坑种一株白菜苗,地少就“间三间四”种两株(这样长成的白菜会偏小),但不能所有坑都种两株——虽然白菜不像芥菜、萝卜菜那样占地方,太密终究长不好。

老家种的都是“高脚白”,菜杆特别长,株高六七十公分,大的有三四斤重。

3

十月落霜后白菜才能割。

没经霜打的白菜硬得晒不软、易断,腌后的味道据说也不太好:打两次霜最好,再多就蔫了。

割下后要马上放太阳底下晒,这样才能更好的锁住菜鲜。

一般白菜总要在大晴天里晒2-3天才够软韧,第三天午后趁晴日天暖,赶紧拿到村口溪里去洗——

冬天山里溪水冷冽刺骨,这时会稍稍好些。

菜多的人家要请村里女人来帮忙洗。我妈长凤和我姐就曾帮财发叔、银花嬢嬢等许多人家洗过白菜。

晚上主人家会留饭,桌上必有一盘白菜心烧肉(洗菜时大家很自然会把最大最嫩的菜心掰给主人),有时还会烧一大锅白菜心猪肉糯米饭。

4

洗好的白菜用竹竿架起滤干,要连夜腌入缸里:

放一层白菜,撒一层腌,人站在上面绕圈踩结实(不踩实那么多白菜根本装下不,腌菜味道据说也不好);然后又一层白菜一层盐,接着再踩;

最后在上面盖一层毛竹片,再压一块大石头,才算大功告成。

踩菜是力气活,全是男人上阵。一晚上要把几百斤的白菜全踩进缸里可不是件容易事。

两天后缸里就会出卤水(毛竹片和石头就为防止菜从卤水里浮起变质),一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取腌菜时先把石头移开,取好再把石头复位压住,缸里忌进生水。

5

家里多数时候是纯炖腌菜:少油清炒后盛暖锅,用小泥炉炖到酥软,吃到胃里暖乎乎的。

偶尔也会奢侈一下,到村口摊上去买块豆腐回来同炖,豆腐吸满咸香,腌菜也多了温润,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佳肴。

最馋人的是腌菜炖肉(也可加豆腐和粉丝)。这要在腊月杀了年猪后,家里来客人时才会吃。

天寒地冻,暮色四合,泥炉上的暖锅掀开,肉香混着腌菜香飘满屋子,我咽着口水等爸妈先给客人碗里夹了肉,再轮到我一块肥肉:咬上去“吱呀”冒油的瞬间,幸福快活地要飞。

只是肉有限,不能多吃(爸妈可能根本都没吃),好在炖过肉的腌菜油光发亮浸满肉味,酥软得同样能慰藉肠胃。

那时基本只有过年才有肉吃,所以吃腌菜炖肉的日子就等于在过年了。

6

有时家里也会用用腌菜杆、笋丝、豆腐干炒“三丝”,金黄透亮的菜杆是腌菜品质好的标志。

长凤随我们在城里生活后,有时去菜场买腌菜,常因菜杆颜色光泽不对弃买。

开春后天气变暖,缸里剩下的腌菜往往会变得软烂,很容易生虫,多数人家会拿去喂猪。村里银花姑姑的丈夫却偏喜欢吃这样软烂的腌菜,我家没吃光的就送他。

7

1984年冬天,外婆家砍毛竹前特意烧了腌菜炖肉,让在附近初中读书的我带了一罐去学校(平时只带腌菜或干菜)。

那是我初中三年唯一一次带有肉的菜。

菜罐放食堂,结果大半菜被别班的一个男生偷吃了。

我当时又伤心又气愤,还去找了他的班主任(找了也不过就说几句,算安慰一下自己,菜已经吃了又能怎样呢)。

但其实,后来没多久我就想通了:那个男生肯定和我一样,实在是太想吃肉了。

END

作者简介:九月漫漫,又名九月,70后女子,愿在读闲书写闲字中度过余生。

“播种、浇水、劳作、收获。

就这样,度过一生。”

——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秋,黄昏。一个人在街上走走。 幼儿园院墙外的空地上,摆着一溜儿小摊。我慢慢踱步,一家一家看过去。现磨的芝麻酱和香...
    燕语诗心阅读 3,421评论 1 39
  • 又到了腌酸白菜的时节。 每当看着金黄的树叶唰啦啦地落下,冰凉的秋风一阵阵掠过脸颊,通红的双手无处安放的时候,就想吃...
    钱晓阅读 4,276评论 1 33
  • 我的第二本散文集《人在他乡》即将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届时亚马逊,孔夫子旧书网,扒书网,旧书网,布衣书局,...
    林建明阅读 2,849评论 0 25
  • 我的第二本散文集《人在他乡》即将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届时亚马逊,孔夫子旧书网,扒书网,旧书网,布衣书局,...
    林建明阅读 1,099评论 0 4
  • 去年底的家乡人联欢会后,有参会的商家赞助了每人一份礼品,盒内是四瓶家乡风味的萝卜干。回家就迫不及待的开盖品尝了一下...
    桐州一皓阅读 5,897评论 20 3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